[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摩托车防盗锁无效
| 申请号: | 93215239.2 | 申请日: | 1993-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智仁 |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摩托车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摩托车防盗锁,其是运用在摩托车刹车盘上的一种锁具。
目前一般的摩托车锁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在摩托车10的两避震杆11端架设一轮轴12,轮轴12同时设有刹车盘13及轮胎14,其中,刹车盘13上布设有盘孔130,而轮胎14的内缘为轮框140所支撑住,轮框140至轮轴12设轮幅141,轮幅141间各设有轮隙142,摩托车锁具即可配合该轮隙142锁设,其锁具30主要具有一锁体31配合一可穿过轮隙142的锁勾32,如此的结构实有以下的缺点。诸如:
1.锁具30体积过大:不但收藏不易,而且于前轮处抽拉该锁具30,常会受限于左、右并排停放摩托车的限制,而无法顺利的将锁具30拉开或锁合,而且目前人稠地狭车辆又多,摩托车的停放排列十分的拥挤,使得该锁具30的使用倍感不便。
2.容易被破坏:其锁勾32的部份,十分容易被以工具截断,防盗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摩托车防盗锁,可确实减少整体结构的体积,更可提高整体使用的方便性以及确实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摩托车防盗锁,包括两个相对而设的锁体,在其中一个锁体上设有锁心,其特征在于:
该两锁体相对端面分别设置具有适当距离的卡柱及卡孔,各卡柱穿入刹车盘的盘孔,而一卡柱端设有锁心控制的钢珠,其相应的卡孔内设有卡环槽,钢珠与卡环槽相嵌卡或脱离,使两锁体锁合或开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使用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固定于刹车盘两侧,仅需要突起的程度超出刹车盘至避震杆间的距离即可,体积甚小,无论收藏上或使用上均十分的方便。
2.操作简易:整体锁具操作范围十分的小,均局限于刹车盘的两侧,无需大幅度的抽拉动作,受两旁摩托车或物品阻碍的可能性大为降低,相对可提高锁具于锁固或开启时的便利性,达到操作上简易方便的目的。
3.防盗效果佳:锁具结合于刹车盘上后,突露于外部的结构,为结构强劲的锁体结构,要以工具破坏,无论锯或烧断,均有其极大的困难性存在,无形中强化防盗的效果,而且一般刹车盘的厚度均成规格化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卡柱长度亦成规格化的设计,使两锁体锁合成一体时,正可确实的夹持住刹车盘的两侧,可能产生的空隙十分的狭小,工具难以着力,自然无法以工具破坏,防盗的效果十分的高。
另本实用新型两锁体的两卡柱距离约为刹车盘的三至四个盘孔的距离,如此的距离,使主锁体于穿置刹车盘时,可随意的选择不同的盘孔穿置,倘盘孔布设的形态,非如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一般,而成其他形态配置时,亦可方便的穿置配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锁具立体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运用于摩托车刹车盘13上的一种锁具20,其主要具有两相对的主、副锁体21、22,其中,主锁体21整体为一浑圆状的L形柱体,而副锁体22亦为一圆角状的柱体,而两锁体21、22相对的平直端面上相距适当距离处各突伸圆柱状的卡柱210、220及卡孔211、221,卡柱210、220的外径略小于刹车盘13的盘孔130,而主锁体21的卡柱210,其伸入副锁体22的卡孔221端周缘设两可收缩或被推出的钢珠212,而卡孔221相对钢珠212处设环状凹陷的卡环槽222,以供钢珠212突伸出部份对正时,可嵌入卡环槽222内形成相互锁扣的形态。
而卡柱210设置的钢珠212另端,主锁体21内设一锁心孔213,以供一锁心23设入,藉由锁心23即可控制卡柱210上的钢珠212突出或回缩入卡柱210,而该控制钢珠212的锁心23内部结构非属本实用新型的特徵所在,故不在此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20于使用时,可将主锁体21上的卡柱210相对刹车盘13适当位置处的盘孔130穿过后,副锁体22亦可以该卡柱220由刹车盘13另一侧穿过盘孔130,相互以卡孔211、221对准之而卡定,于对合时,锁心23控制的钢珠212回缩至卡柱210内,待相互插合后,再转动锁心23即可使钢珠212推出与卡孔221的卡环槽222卡合成锁合的形态,而使两锁体21、22锁合成一体,并固定于刹车盘13的两侧,该刹车盘13藉由两锁体21、22的突出形态,可与避震杆11产生卡制的现象,自然形成一具有防盗效果的结构,而当要开启锁具20时,仅要将钥匙插入锁心23内转动,使钢珠212即可回缩入卡柱210内,与卡环槽222脱离,两锁体21、22即可由刹车盘13拆离,另外收藏,使用上十分的快速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智仁,未经黄智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5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