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杆无效
申请号: | 93215075.6 | 申请日: | 199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汉裕 |
主分类号: | F16B7/10 | 分类号: | F16B7/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丰新枚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市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杆,特别是一种具有定位构件而可随意伸缩定位的伸缩杆。
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是将若干杆体首尾套接组装,构成一伸缩杆,藉以达到支撑或架设的目的,可作为衣架杆或手杖等使用。这种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如图1所示,支杆1的一端形成有一插孔12,把插入端11插入插孔12,二支杆1即组装成一根较长的杆体,但这种传统的伸缩杆具有以下缺点:
(1)组装后的长度一定,不可随意伸缩。两支各长 的支杆组装后即变为21长的杆体,若需要小于2的长度,就无法实现。
(2)收置不方便,必须把支杆一支一支地拆散,然后排列整齐,方可收置,不仅费事麻烦,而且支杆越多则收置后所占空间越大,不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支杆套接而成的伸缩杆,这种伸缩杆具有定位构件,因而可以随意伸缩定位,不用时又可一杆套一杆地收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包括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空心支杆,所述空心支杆互相套接。每一空心支杆插入另一空心支杆内的一端,设有一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空心支杆一端的一个偏心轴,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偏心轴上的偏心套筒。所述偏心轴上设有一定位块,所述偏心套筒上设有一止挡面及一定位面。套入支杆调节至合适长度后,拧旋该支杆,其定位构件中的偏心套筒就会偏离中心,从而抵触住套设于外面的支杆的内壁,起到了定位作用。相反方向拧旋,就会解除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空心支杆构成,由于设有特殊的定位构件,伸缩杆可以调整至任意所需长度,不用时又可一杆套一杆地收置,携带方便,使用亦便利。
以下将结合诸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杆。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伸缩杆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未定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未定位状态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Ⅴ-Ⅴ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定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定位状态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Ⅷ-Ⅷ旋转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拉长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收置定位示意图。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包括三根互相套合的空心支杆2、3、4,第一空心支杆2的端头20插入第二空心支杆3内,第二空心支杆3的端头30插入第三空心支杆4内。所述端头20和30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定位构件5及6。以定位构件5为例,它包括一个固设于所述空心支杆2之端头20内的偏心轴51,以及一个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偏心轴51上的偏心套筒52,所述偏心轴51之上下两端形成有外径略小于空心支杆3之内径的凸环511,所述偏心套筒52之外径与所述凸环511之外径相同,在所述偏心轴51之侧面上与所述凸环511之侧面之间距离最大之处,形成有一定位块512,而在偏心套筒52之壁厚最大处以及最小处附近,分别形成有一个止挡面521和一个定位面522,在所述第二空心支杆3的上端侧面上形成有一个内凹的限制环31,所述限制环31之内径小于所述凸环511之外径。
现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的使用方法。
图3-5为该伸缩杆未定位状态的示意图。组装时,首先将空心支杆2不设有定位构件的一端插入空心支杆3之下端,将二者套合,使定位构件5进入支杆3内部,而支杆2之上端由支杆3上端伸出。然后,由上方观看,按逆时针方向拧旋支杆2,由于偏心套筒52之外侧面与支杆3内侧面之间的摩擦,导致偏心轴51与偏心套筒52之间产生相对旋转,直到偏心套筒52的止挡面521抵住偏心轴51的定位块512为止。这时,如图4及5所示,偏心套筒52之侧面正好和凸环511之侧面对齐,换言之,偏心套筒52的筒身并未超出凸环511之外。因此,支杆2可以在支杆3内自由地上下活动。由于支杆3上端设有限制环31,因此支杆2不会由支杆3中脱出。
当调节支杆2在支杆3内的上下位置,使整个伸缩杆长度合适时,即按顺时针方向拧旋支杆2,同样由于偏心套筒52外侧面与支杆3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偏心轴与偏心套筒发生相对旋转,直止偏心套筒的定位面522抵住偏心轴上的定位块512为止。这时,如图6-8所示,偏心套筒52的筒身偏离,超出凸环511之外,紧紧抵住支杆3的内侧。因此,支杆2不能再相对于支杆3作上下移动,达到了定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汉裕,未经孙汉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5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