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外双向换气机无效
| 申请号: | 93214293.1 | 申请日: | 199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齐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文峰 |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双向 换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双向换气机,在换气过程中进风与排风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换气前后室温基本不变。因而它属于空调通风及热交换技术领域。
人们通常采用通风换气的方法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吸入室外新鲜空气,然而普通的换气扇均为单向通风,由于换气带来很大的冷、热损失,尤其是在空调、供暖房间,室外的灰尘也易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外双向换气机(简称:换气机),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送风、排风同时进行。在室内外存在温差时,送风与排风在机内进行热量交换,有效回收排风能量,热交换效率可达80%,从而使室温基本保持不变,极大地减少了由于换气给空调或暖气带来的能量负荷。当采用全热型热交换器时,还可同时进行湿交换,节能效果更为显著。例如,室外气温为0℃,室内气温为20℃时,送风(新鲜空气)可达16℃左右,由此而引起的室温波动小于1℃。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采用了逆流式空气热交换器,抽拉式空气过滤器,易开式前面板,低噪声风机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可直接在窗上或墙壁上安装。整机性能达到较高水平。广泛适用于居室、办公室、公共场所、车间、机房、医院等的室内外换气,在换气前后保持室温基本恒定,并可阻止室外灰尘进入室内,隔绝室外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换气机由机壳、送风机、排风机、空气热交换器、送风过滤器、排风过滤器、前面板等组成,从室内到室外顺序排列依次为:前面板、排风过滤器、送风机、空气热交换器、排风机。送风过滤器位于换气机左右两侧。空气热交换器位于换气机中部,其前后两端分别接送风机和排风机。空气热交换器为板片式热交换器,由换气板和分隔板层叠组成,奇数层为送风层,偶数层为排风层,或作相反的布置。热交换器前后端面中部均为出风口,两侧为进风口,送、排风气流在热交换器内基本为逆向流动,通过传热板交换热量。送风过滤器是抽拉式的,可由室内侧抽出更换。前面板是可开的,以便于更换送、排风过滤器。排风过滤器位于前面板内,打开前面板就可取出。室内侧送风口和排风口均位于前面板上。室外侧新风进口位于机壳左右两侧。室外侧排风出口位于后面板或机壳底板上。空气热交换器可为显热交换器,也可为全热交换器,但最好为全热交换器,以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并可有效防止结露、结霜等情况发生。由非金属材料制造的热交换器还可有效隔绝室外噪音。
下面参照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外双向换气机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换气机平剖面示意图
图3为换气机立剖面示意图
图4为空气热交换器外形示意图
图5为空气热交换器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表示为:
1.机壳
2.送风机
3.排风机
4.空气热交换器
5.送风过滤器
6.排风过滤器
7.前面板
现结合附图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所示,换气机由机壳[1]、送风机[2]、排风机[3]、空气热交换器[4]、送风过滤器[5]、排风过滤器[6]、前面板[7]等组成,从室外到室内顺序排列依次为前面板[7]、排风过滤器[6]、送风机[2]、空气热交换器[4]、排风机[3]。送风过滤器[5]位于换气机左右两侧。空气热交换器[4]位于换气机中部,其前后两端分别接送风机[2]和排风机[3]。本例中送风机[2]和排风机[3]各由一个电机驱动,也可由同一个电机驱动,此时机轴穿过热交换器[4]。空气热交换器[4]为板片式热交换器,由薄片状的换热板和支撑分隔板层叠组成,所说的换热板与支撑分隔板也可做成一体。从上到下,各层换热板之间组成多个气流通道,奇数层送风气流通过,偶数层排风气流通过,或者作相反的布置。如图4所示空气热交换器[4]的前后两端中部均为出风口,两侧为进风口。端面上对应的气流通道是开口的,而不对应的气流通道用隔条封住以避免两股气流相混。两侧的进风口在本例中是斜的,也可与端面或侧面取平。图5为空气热交换器[4]内气流流道示意图,左侧所示为排风层,右侧所示为进风层。空气热交换器[4]中基本上为逆向流动,因而达到了最高的热交换效果。空气热交换器[4]可为显热式的(如用铝箔、塑料板作为换热板),也可为全热式的(如用具透湿性的特殊纸质换热板)。对多数应用情况,以全热式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文峰,未经齐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抄网
- 下一篇:压力比例混合泡沫灭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