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能计量监视器无效
申请号: | 93214285.0 | 申请日: | 199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远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 计量 监视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视器,尤其是对家庭用户单相电度表运行的监视器。
目前,常见防用户“偷电”办法,在用户电度表接线端用大盖封死,而来自供电电网的输入线(火线、零线)拧成麻花状,并压塑成胶质线接入电表内,使欲“偷电”者无法识别输入的火线和零线。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室内改变电度表输出线接头作弊,譬如:电表出线的火线和零线相接,形成回路“偷电”,待供电部门(或有关代理查电部门)检查电度表用电量时,用户暂时恢复正常的接线方式,使供电部门无法查觉“偷电”现象。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能计量监视器,能对改变电表出线正常接线的用户,予以自动断绝供电,且以信号灯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互感器(TH)、双向可控硅(Q)、二极管(D)、指示灯(LD)和继电器(J),其中继电器(J)具有两对互锁的连动触点(J1、J3,和J2、J4),互感器(TH)具有两个相对的线圈(L1、L2)和一个线圈(L3),线圈(L1)与触点(J1)串联,线圈(L2)与触点(J2)串联,双向可控硅(Q)的G点连接线圈(L3)一端,T1点连接供电网火线端(A),T2点同时连接触点(J3)、继电器(J)和二机管(D)一端,而线圈(L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另一端,此外,灯泡(LD)串联在触点(J3和J4)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防止用户“偷电”现象,而且结构简单,恢复供电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TH 互感器、L1、L2、L3 线圈、Q 双向可控硅、D 二极管、LD 指示灯、R 分压电阻、J 继电器、J1、J2、J3 触点。
本实施例主要是由互感器TH、双向可控硅Q、二极管D、指示灯LD和继电器J构成,与用户电度表串联在用户负栽电路上。互感器TH具有两个相对的线圈L1、L2和一个线圈L3,继电器J具有两对互锁的连动触点J1、J3和J2、J4,其中线圈L1一端与常闭触点J1的2.1点串联(J1的1点也是该监视器火线端A1),连接到供电电网(220伏)的火线端A,而另一端连接电度表的火线入端A2;线圈L2一端串接常闭触点J2的2、1点(J2的1点也是该监视器零线端B1),连接到供电电网的零线端B,而另一端连接电度表的零线出端B2。
双向可控硅Q的G点连接线圈L3的一端,T1点连接供电网火线端A,T2点同时连接常开触点J3、继电器J和二极管D一端,而线圈L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另一端,灯泡LD串联在触点J3和J4之间。
本实施例性能主要指标:
1、动作时间≤0.2秒
2、最小不平衡动作电流≥0.1A
3、控制电流:Ⅰ型 10A
4、电压:AC 220伏
5、体积:11CM×11CM×10CM
6、重量:800G
7、绝缘电阻:端子与外壳≥5MΩ、击穿试验≥1500伏无闪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正常运行时,供电电网(220伏)的火线端A电流经本监视器火线端A1、常闭触点J1、线圈L1、进入单相电度表火线入端A2、用户负荷(灯、家用电器等)火线A3、用户零线B3、经单相电度表零线出端B2经线圈L2、常闭触点J2返回供电电网零线B,由此,两组线圈L1、L2的电流处于平衡状态,线圈L3无电流通过,继电器J始终不通电。
一旦改变电度表输出线接头作弊,使互感器TH的线圈L1或L2中只有一个线圈通过电流,因而线圈L3上产生感应电流,触发双向可控硅Q、二极管D形成回路,使继电器J通电,常闭触点J1、J2断开、常开触点J3、J4接通,切断供电电网的电流,同时分压电阻R和指示灯LD通电,指示灯发出亮光。如果要恢复供电,只有供电部门,用专用钥匙打开本监视器,使继电器J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远,未经吴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