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电视镜无效
| 申请号: | 93214012.2 | 申请日: | 1993-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全捷 |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电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立体电视的观看装置。
现在国内外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大都是平面电视。在报纸、杂志上虽然也报导了几种立体电视,但各有其不足之处:有的色彩不好,有的立体效果不好,有的技术过于复杂,所以均未能推广。国外有人正在开发的单个阴报射线管双画面立体电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立体电视系统。根据《关于三维电视》(《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第六卷第一期,1992年2月)一文介绍,为观看电视接收机荧光屏上的双画面立体电视图象,需要使用偏振滤光片,高速电光开关等装置。这种技术亦有其不足之处:其一,由于使用偏振滤光片,光强度将减少50%以上,为了达到滤光前的光强度,就要提高荧光屏的亮度,这不仅增加耗电量,而且还会缩短显象管的寿命。其二,偏振滤光片由于存在选择吸收,彩色会受到影响。其三,由于使用高速电光开关,技术复杂,不利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观看并列的双眼视差双画面立体电视图像(包括其他并列的双眼视差双画立体图象)及并列的双眼视差双画面立体图片的装置,使用该装置观看能产生双眼视差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两件支承物,每件支承前后分别装有物镜和目镜,在支承物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在物镜、目镜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也可设置在其中的一对镜上。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镜筒作为支承物镜、目镜的支承物,也可用长方形板作为支承物。
本实用新型中的物镜可采用凸透镜组,目镜可采用凹透镜组。
本实用新型的物镜、目镜也可均采用凸透镜组,在镜筒中设置倒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两物镜前各设置一只可调遮光器,该遮光器包含有框,装在框上的调节装置,与调节装置相连的遮光片,还设置有通光孔。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电视镜观看双眼视差立体图象或双眼视差立体图片时,调节支承物上的调节装置,改变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使两眼视场中的像清晰。然后调节物镜或目镜上的调节装置,改变物镜光轴与目镜光轴间的距离,使视场中的像上下或左右移动,从而使左眼视场中左眼图象的像与右眼视场中右眼图象的像融合在一起,产生双眼视差立体感,这样就实现了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物镜、目镜采用光学玻璃或光学树脂制成,本实用新型中不使用偏振滤光片,故透光率高,光能换失少,不存在选择吸收,色彩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具有望远镜的作用,对观看的图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这弥补了由于荧光屏分为两个区域而使画面缩小的不足。
3、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来观看并列的立体图片。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侧视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镜筒结构剖视图。
附图6:可调遮光器主视图。
附图7:可调遮光器侧视图。
附图8:实施例五主视图。
附图9:实施例五侧视图。
附图10:实施例六顶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11:说明书摘要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全捷,未经刘全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防盗锁芯
- 下一篇:单元组合式复合多管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