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温电褥子无效
| 申请号: | 93213047.X | 申请日: | 199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陶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源明 |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G05D23/24 |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宏元 |
| 地址: | 024086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电褥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电褥子。
通常使用的电褥子由一个用织物固定的电热线及开关组成,这种电褥子结构简单,价格低且易于制造,但是电热线散热不充分等原因致使局部温度过高,易使电热线的绝缘体老化,电热线断裂引起火灾,同时也给使用者因高温而带来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温度的电褥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这种电褥子由织物固定的电热线和自动控温开关组成,自动控温开关上有指示、整流、滤波、稳压、可控硅电流控制电路;可控硅的控制极上连接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是由电阻,两个晶体管,热敏电阻及可选择性开关组成,其中一个晶体管集电极与另一晶体管基极相连,利用晶体管的隔离作用和热敏电阻的可变性,实施对可控硅控制极输出触发电流或停止输出触发电流;热敏电阻应与电热线放置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电热线的温度,使之在低于限度温度时导通,高于限定温度时自动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可控硅无触点开关,灵敏度高;可根据需要使电褥子保持恒温,防止了绝缘体因过热产生老化,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1中,电源可直接用220V交流电源,电阻R2、二级管VD1、发光二级管VD2构成电源指示电路;电阻R3、发光二级管VD3为工作指示电路;电热线R10与可控硅VS串联;电容C1、二级管VD4、VD7整流;并联在电路上的电容C2用于滤波;二级管VD5、VD6并联在电路上用于稳压,提供给触发电路的是低于10伏的直流电源。可控硅的控制极G1连在晶体管V1集电极上;触发电路上并联三个电阻R5、R6、R1,R5连晶体管V1集电极,R6连晶体管V2集电极,V1基极与V2集电极相接,R1与可选择电阻R7、R8、R9分别串连,当开关K接通时,R1、可选择电阻、热敏电阻Rt串联,V2基极连接开关K。当接通电源时,与R10放置在一起的Rt由于温度较低,通过的电流很小,V2导通,V1不导通,G1获得高电位,电流通过R5为VS提供触发电流,使R10工作;当电褥子温度足够高时,通过Rt电流增大,V2不导通,V1导通,G1失去高电位,VS不导通,R10停止工作。当电褥子温度低于某一限定值时,重复上述过程。这里晶体管起隔离作用。
电阻R7、R8、R9、Rt的最佳值为:1.0KΩ、820Ω、560Ω、330Ω,当K接通R7时,控制温度为25℃,接通R8时控制温度为35℃,接通R9时控制温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源明,未经陶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