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3212990.0 | 申请日: | 1993-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江 | 
| 主分类号: | H01H43/30 | 分类号: | H01H43/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忠民 |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炽灯 延时 电源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时电源开关。
现有的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的延时控制部分多为电子线路式结构,包括有线路板、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结构复杂,造价高,易发生故障,维修困难而不利于使用。有的元器件参数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影响延时控制。再者,处于断电状态时仍有微小电流通过,耗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延时控制可靠,使用时维修方便,简单,断电状态无电能消耗的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
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采用磁性开关,发热电阻与磁性开关串,发热电阻上套装有由具有不同热膨胀系统的金属制成的双金属螺旋圈。双金属螺旋圈一端固定,另一端为可拨动磁性开关磁体位移的自由端。开关闭合通电后发热电阻升温,双金属螺旋圈热膨胀变形,双金属螺旋圈自由端产生角位移拨动磁性开关的磁体位移使开关的两个电极分开而切断电源。
为了适应不同功率灯泡的延时控制使用要求,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的进一步改进是延时电源开关有分流电阻,分流电阻与发热电阻并联。
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延时控制使用要求,延时电源开关有与发热电阻并接的白炽灯接线端子,安装使用时白炽灯利用接线端子与发热电阻并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电子延时控制电路,电子元器件用量少,大大降低了开关的造价,安装方便、简单。维修容易,延时控制可靠,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有利于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带分流电阻的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的结构图。
图4为白炽灯泡与开关发热电阻并联的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延时电源开关使用时的电路图,。
图6为图3所示延时电源开关使用时的电路图。
图7为图4所示结构的延时电源开关使用时的电路图。
如图1、图2、图5所示,白炽灯延时电源开关采用磁性开关结构,发热电阻(4)固定在开关壁板(1)上,采用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制成的双金属螺旋圈(5)套装在发热电阻上。双金属螺旋圈一端固定,其另一端为可拨动磁性开关磁体(6)位移的自由端。开关磁体位于滑槽(7)内,滑槽、开关动片电极(9)由绝缘垫圈(15)通过螺仃(17)固定在开关的壁板上。开关的定板电极(12)固定在磁块(13)上,磁块固定在开关壁板上。发热电阻一端通过导线(3)与接线端子(2)电联接,发热电阻另一端与开关动片电极通过导线(14)电联接,开关定板电极通过导线(10)与接线端子(11)电联接。
使用延时电源开关时按电路图接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白炽灯点燃。随通电时间延长,发热电阻升温双金属螺旋圈热膨胀变形,自由端产生角位移拨动磁体向两电极接触处滑移,当达到预定时延时时间时磁体滑移至两电极接触处上方由于磁性吸力作用动片电极上翘而与定板电极分开将电路断开,白炽灯熄灭。
如图3、图6所示,分流电阻(18)与发热电阻并联,通过配置不同阻值的分流电阻即可实现不改变发热电阻的功率及阻值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功率的白炽灯的延时控制。
如图4、图7所示,在不设置并联电阻时,延时电源开关通过设置并联白炽灯接线端子(19)也可实现不改变发热电阻的阻值和功率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功率白炽灯的延时控制。此时,发热电阻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2)电联接,发热电阻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19)电联接。接线端子通过导线(20)与磁性开关的动片电极电联接,安装使用时将白炽灯泡的两电极与接线端子(2)和(5)用导线联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江,未经张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