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迷宫后盖无效
| 申请号: | 93212359.7 | 申请日: | 199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履祥 |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杰平 | 
| 地址: | 3213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迷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
现有S195柴油机上的曲轴箱通风装置是由呼吸器装在柴油机曲轴箱的齿轮室盖上而构成的。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这种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存在着维修时装拆不便,防止机油渗漏效果差,呼吸器易发生故障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现有的S195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时装拆方便,防止机油渗漏效果好,呼吸器不易发生故障的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柴油机迷宫后盖。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柴油机迷宫后盖由后盖体(1)、呼吸器(2)、挡油板(3)组成。其中挡油板(3)装在后盖体(1)的背面。在挡油板(3)上部的一侧上设有油气进口(20)。在挡油板(3)的下部设有回油口(19)。在后盖体(1)的与挡油板(3)上的油气进口(20)对应处设有由第一道挡油筋(11)构成的第一级油气分离腔(12)。在第一级油气分离腔(12)的底部设有上回油孔(13)。在第一级油气分离腔(12)的上部部设有进气道(10)。在后盖体(1)的下部设有油气隔离筋(17)。在油气隔离筋(17)上设有下回油孔(5)。油气隔离筋(17)的下部是一回油腔(4)。油气隔离筋(17)的上部是一第二级油气分离腔(16)。在后盖体(1)中上部的另一侧上设有由第二道挡油横筋(6)、第二道挡油立筋(14)、第三道挡油筋(8)构成的第三级油气分离腔(18)和第四级油气分离腔(9),其中第四级油气分离腔(9)位于第三级油气分离腔(18)的上方。在第三级油气分离腔(18)和第四级油气分离腔(9)的下端分别设有上进气回油孔(7)和下进气回油孔(15)。呼吸器(2)装在第四级油气分离腔(9)顶部的后盖体(1)上。为了提高防止机油渗漏的效果,在后盖体(1)与挡油板(3)之间可设一个纸垫。该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柴油机迷宫后盖的工作原理是:曲轴箱中的油气经挡油板(3)上的油气进口(20)进入迷宫后盖内腔中,经第一级油气分离腔(12)、第二级油气分离腔(16)、第三级油气分离腔(18)、第四级油气分离腔(9)的油气分离后,气体经呼吸器(2)排出曲轴箱,机油经挡油板(3)上的回油口(19)流回曲轴箱内。这样避免了油滴排出曲轴箱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S195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时装拆方便,防止机油渗漏效果好,呼吸器不易发生故障的特点。另外,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可以降低曲轴箱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作为S195柴油机曲轴箱上的通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柴油机迷宫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后盖体;(2)表示呼吸器;(3)表示挡油板。
图2为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表示回油腔;(5)表示下回油孔;(6)表示第二道挡油横筋;(7)表示上进气回油孔;(8)表示第三道挡油筋;(9)表示第四级油气分离腔;(10)表示进气道;(11)表示第一道挡油筋;(12)表示第一级油气分离腔;(13)表示上回油孔;(14)表示第二道挡油立筋;(15)表示下进气回油孔;(16)表示第二级油气分离腔;(17)表示油气隔离筋;(18)表示第三级油气分离腔。
图3为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9)表示回油口;(20)表示油气进口。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一种柴油机迷宫后盖。后盖体(1)用铸铝铸造而成。挡油板(3)用铁板加工而成。呼吸器(2)为外购件。各零部件按图1装配,便可得到一种柴油机迷宫后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履祥,未经陈履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软轴传动离心泵
- 下一篇:长管胶垫隔层水封式泵吸反循环排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