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邮政编码印机无效
| 申请号: | 93212302.3 | 申请日: | 1993-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俭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俭远 |
| 主分类号: | B41K1/16 | 分类号: | B41K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邮政编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信函上盖印标准邮政编码的器具。
为了解决手工书写邮政编码的不规范问题及逐个盖印每个数字的繁琐,CN88203504·5专利提出了一种邮政编码机。它基本上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它仍存在着下述的缺陷与不足:
1、每盖一次编码均需事先给数字加印油或印墨,仍不方便使用;
2、编码机与信函上的编码方框间的定位问题未能解决,会出现盖印偏斜或费时、费工用以对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为公众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的新式邮政编码机。
实现这一目的技术方案是:在六条胶带的下方增加一个上好油墨的墨辊,当压下胶带的同时驱动墨辊旋摆并给胶带上的盖印数字加墨;另外在机座上设计有定位部分,因此盖印不会偏斜。结合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斜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局部为图3的B-B剖视)。
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4是图2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D-D剖视图(局部)。
图6是图5的E-E剖视图。
参看图1~图6。本机与CN88203504·5的机型相同的部分是:均包含六个可绕同一轴心线转动的拨轮及六条数字胶带。每条胶带上有一组盖印数字符号和一组显示数字符号。略有区别的是:前者的胶带围绕在与拨轮固连的胶带驱动轮[18]同芯架支承板[15]之间,而后者的胶带围绕在拨轮同机架上的支承板之间,但其实质是近似的。
本机的改进部分是:
1、机壳主体呈长方盒体,它由槽形后壳[4]和前片[14]固接而成。机壳的下端前面有一个半圆柱形空间,它是用于当盖印编码时预留给墨辊的位置空间。
2、机壳的下方有一个机座[12]。机座[12]和机壳下端面间有一个可以容纳信函厚度的缝隙b。并且,机壳可绕固定于机座[12]上的铰轴[10]摆动一定的弧度,以便于盖印较厚的信函时,可将机壳下端抬起,方便其插入。
3、安装六个拨轮[3]的芯轴[17]两端分别支承在芯架[7]的孔中。芯架[7]还与透明压盖[1]固定在一起。在透明压盖[1]和芯架[7]结合部的下平面与机壳前片[14]的凸台[16]之上平面间装有一个压缩弹簧[2]。这样,当压下透明压盖[1]时,同时压缩弹簧[2],并使芯架[7]、芯轴[17]和六个拨轮[3]一起向下运动。
4、在六条胶带[8]的下方有一个平行于芯轴[17]的墨辊[9]。墨辊[9]靠装于其两端的扭簧[6]的支臂支承。扭簧[6]套装在机壳前片[14]的凸台之翻脚上。其支臂的上方还有一个与芯架[7]连为一体的碰块[5]。当压下透明压盖[1]时,芯架[7]与碰块[5]亦随之向下运动。同时碰块[5]拨动扭簧[6]的支臂旋摆,使墨辊[9]之外圆运动轨迹恰与胶带[8]的下平面相切,将盖印数字表面加好油墨。这时墨辊位于机壳下部的半圆柱形空间当中。
当需要盖印邮政编码时,先将信函[13]从机壳和机座间的缝隙b处插入至顶住为止,再将信函左边与机座[12]左边缘对齐,然后拨动六个拨轮[3],从透明压盖[1]中观察显示数字符号,核准无误后,压下透盖[1],同时墨辊[9]为盖印数字符号上墨,继续下压即可将编码盖印在信函的邮编方框中。松开手时,弹簧[2]将透明压盖[1]及芯架[7]、芯轴[17]、拨轮[3]、碰块[5]一起顶起,同时扭簧[6]的支臂驱使墨辊[9]恢复原来的位置。
为了使信函盖印时定位更加准确快捷,可在机座[12]的左端面固定一个定位片[11],这样插入信函时,只需顶紧左后角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与拨轮[3]固定在一起的驱动轮[18]的截面为正方形,并且其边宽与芯架支承板[15]的宽度相等,这样可使一排盖印数字符号的下平面与机座平面平行,盖印效果清晰。驱动[18]与拨轮[3]联结于一体。
其次,每个胶带[8]上制出的盖印数字符号为凸起的字形,而显示数字符号为凹进的字形,数字依次为0、1、2、3、4、5、6、7、8、9,这样便于区别两组符号及涂敷显示数字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定位准确,使用方便,不必每次加墨,结构亦不复杂,是一种理想的盖印邮编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俭远,未经陈俭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