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声光的连转陀螺无效
申请号: | 93212063.6 | 申请日: | 199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杰 |
主分类号: | A63H1/00 | 分类号: | A63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声光 陀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尤其是一种能够发出声和光的连转陀螺玩具。
目前一般手动陀螺玩具,动作一次转动一定时间后就自动停止,不能连续转动,也不能发出声和光,其趣味性较差,但这种陀螺玩具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发出声和光的连转陀螺玩具。
本实用新型由上下圆盖9、8、异形顶丝7、螺旋片11、弹簧1、压管12、电池盒3及音乐片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异形顶丝7的一端旋入陀螺下圆盖8底部中心的螺纹孔内,其另一端为尖锥形露出下圆盖8的底部,在下圆盖8的内部底侧有四个与中心螺纹孔相对称的电池盒固定柱17,和两个灯座固定柱16,同时还有一个带弹簧片5的立柱14和一个带金属接触片4的短柱15,两个灯座10分别通过螺钉2固定在灯座固定柱16上,在灯座10上装有电珠18,电池盒3的上面为凸形、背面为凹形,电池为音乐片电路的电源,音乐片电路装在电池盒3背面的凹槽内,电池盒3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池盒固定柱17上,音乐片电路的正极一端与立柱14上的条形弹簧片5连接,其正极的另一端与短柱15上的金属接触片4连接,在电池盒3上面凸部的中间位置有一条缝隙,螺旋片11的一端插入电池盒3凸部的中间缝隙内,并用螺丝与电池盒3固定,在螺旋片11的外侧套入弹簧1,螺旋片11的另一端从压管12的口缝穿入,弹簧1的顶端与压管12下部连接,压管12从陀螺上圆盖9的中心孔穿出后,再将上圆盖9与下圆盖8扣紧,压管12下部的圆台外径大于上圆盖9的中心孔的内径,压盖阻力帽13紧扣在压管12的上口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音乐片电路图。
图1中的连接螺丝2、6可以买现成件,其他各件应参照附图及其结构特征进行制成。图3中的音乐片电路为已知电路,由音乐集成块786153,三极管,蜂鸣器F,电容C、甩簧片开关K、5号电池E及两个2.5V电珠18组成,各件均为已知件。音乐集成块786153上的c、b、E为三极管的管脚,其中甩簧片开关K由图1中的条形弹簧片5及金属接触片4组成。
使用时,首先将陀螺底部顶丝7接触地面、左手扶稳陀螺,使之保持平衡与垂直,然后用右手通过阻力帽13向下按动陀螺中心压管12,在下按的同时左手躲开、压管12插入陀螺体内,因螺旋片11上的螺旋扣间距大从上到下只有一扣多,压管12下按时,压管不会旋转,螺旋片11可直接受力,按螺旋方向从压管12底口缝中旋转进入压管12内,使压管底口缝起到拨动螺旋片11的作用,又因螺旋片11固定在陀螺内中心部位,所以陀螺整体随之转动,在右手快速将压管按进陀螺体内迅速抬起后,压管12会被压管下的弹簧1弹出,恢复到原来位置,需要连续旋转时,要连续下按压管12其动作要快,象拍皮球一样,但拍节可随陀螺旋转速度掌握,拍的快,转的快,不拍旋转减慢,直至停转。加速旋转中的陀螺产生离心力,将条形弹簧片5悬壁的一端甩到内壁上的固定金属接触片4上,接通电源,起到自行开关作用,此时灯光音响可工作,旋转时如停止按动压管12,陀螺会自行减慢旋转速度,直至停转。
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发出灯光和音响,趣味性强,易被儿童接受。
本实用新型在制造过程中可去消音乐片电路,也可以只去消其中的灯光或音响部分,形成系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杰,未经王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