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扣无效
| 申请号: | 93211734.1 | 申请日: | 1993-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张志醒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在当前人们人生活中,使用到干电池的场合多有所见,凡是轻便之电器,均有可能使用。所以,干电池也已成为电源的主要供应来源之一。
人们皆知,电子或电器产品的品质,往往取决于零组件的设计及其间各零组件的连结上的优劣而定,于是用以固定电池的电池扣(BatterySnao)也不可讳言地更显得重要。
而常规的电池扣,其与接线间的连结大抵以焊接(锡焊)为多,而这种方式除了加工慢且品质不均一外,且经日久使用,更因其连结不良而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影响电子或电器产品的操作品质。尤其若所使用的锡条品质欠佳,常会氧化变黑并影响导电率,此为人们所常面临并可体察到的。
申请人基于后续研究,并针对人们常用电池扣给以改良,进而发展出本案的电池扣。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示,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不民焊锡连接而接触良好的电池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立后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系由一绝缘片1,两导电铆钉2,一公扣柱3,一母扣柱4及一包覆片5所组合而成。
其中,绝缘片1其为一非导电材料的扁平物,其对应于电池两极处,具两极孔11的开立,用来供导电铆钉2穿越。
导电铆钉2是由导电金属材料一体制成,前端具一钉座21,其中央往上垂直延伸一筒形钉柱22,后方则为一段长条钉板23,其两侧对应设置两组或以上钉突24,使其可藉冲压而使钉柱22变形并分别扣紧公扣柱3及母扣柱4,且钉突24扣紧电线的导电铜线(丝),而紧密结合。
公扣柱3也是由导电金属所制成的圆筒形,下缘具外突柱缘31,并一体往上延伸一柱环32,并使中央下方形成一柱翼33及一公柱孔34,该柱环32外径,对应于电池母扣(具标准规格),且前已述及,故铆合后,该钉柱22呈向周缘反摺,并紧密压合于柱翼33。
母扣柱4其亦为导电金属所一体成形的筒状物,其下方具一往内延伸形成柱底41,且中央具一母柱孔42的贯穿,以使其可为钉柱22铆合变形时迫紧,而上方于铆合后,则变形向周缘水平延伸形成柱瓣43,以使其可扣紧电池的公扣(其规格标准)。
包覆片5为绝缘片体,通常以塑胶布为宜,其对应于前述极孔11处,亦开具片孔51,以使其可为钉柱22穿越,而为使绝缘片1及钉板23等不外露,故其下片反摺延伸并经熔著形成一片缘52,且其留一缘孔53以供电线穿出。
请再参阅图示,本实用新型于加工完成后,由下而上为包覆片5的下片、钉座21、钉板23及钉突24冲压并紧密包覆电线的铜 丝、绝缘片1、包覆片5的上片以及公扣柱3与母扣柱4。其中,公扣柱3及母扣柱4内部分别为钉柱22的上缘冲压变形所迫紧,故无松脱之虑;而且,钉突24经冲压迫紧电线的铜丝,其品质齐一,并免除常规焊锡的这牢固或不稳定状态。,尤其是,直接导电金属连结也可提高导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1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入口上位布置止回阀
- 下一篇:按摩保健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