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助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11581.0 | 申请日: | 199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军利;马东升 |
| 主分类号: | B62M1/20 | 分类号: | B62M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助动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行车助动装置。
目前,自行车助动装置有多种,有利用势能或弹簧的,但因动作协调性差,普通人很难掌握,无法对普通车直接改进,因而难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协调性好、易操作、效率高的自行车助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
车座座杆10插在车架12中,底端和中端带有弹簧,传动机构通过支架1安装在车架12上,带有四个张紧轮,其中,支架1分为三根杆,中间一根的顶端带有主动轮2,顶端还垂直固接一根连杆3。水平连杆8一端铰接连杆3的中端,连杆3的两端分别接主动轮2和飞轮4的中轴,飞轮4与主动轮2之间带有链条,飞轮4中轴一侧固定有曲轴9,曲轴9铰接在连杆7的一端,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座杆10。
传动机构中带有四个张紧轮,第一个通过连杆连接支架3,第二个通过连杆铰接在支架1两侧杆的结合处,第三个装在连杆8的一端,第四个装在离合杆6的中端,离合杆6下端活动铰接在支架1上。座杆10上开有通孔,通过销连接拉簧14,拉簧14另一端连在车架上,车架12在连杆7与座杆10的铰接处开有通槽,在车架底部带有调节孔16,链条13为封闭结构,分别经过四个张紧轮和主动轮2绕在棘轮11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普通行驶时,在平地可扳开离合杆,由脚蹬链条行驶,在道路不平整时,扳下离合杆,靠人体势能反复压下座杆,带动连杆及曲轴,使飞轴4旋转,飞轮4可能有两种运动趋势:顺时针旋转不作功,飞轮4空转;逆时针旋转则驱动链条,实际上主动轮2始终逆时针旋转,带动飞轮4作逆时针旋转,因而有机会作正功,不会始终不做功。支架上的调节孔可根据人的体重调节震动频率,弹簧起回复作用,并控制振幅,使连杆7不会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实施例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图1中:1,支架;2,主动轮;3,连杆;4,飞轮;5,张紧轮;6,离合杆;7,连杆;8,连杆;9,曲轴;10,座杆;11,棘轮;12,车架;13,链条;14,拉簧;15,后轮;16,调节孔。
图2中:17,滑块;18,套筒。
在图1中,虚线表示出离合杆在合上使用时的状态,主动轮2和飞轮4均为齿轮,飞轮4可采用棘轮,连杆9固接在轴上,随轴旋转,座杆10最下端带一顶盘,调节孔为3个,后轮上的棘轮11可用普通变速车塔轮,并接普通链条,由脚蹬驱动,两根链条可同步运动,也可用手动拔叉离合,这属于已知技术。
图2采用了套筒,装在车架上,套筒18开有滑槽,另外座杆上带有滑块17,上接平衡弹簧,车座杆压下时,滑块接触顶盘,能更有效地保护传动机构(主动轮装置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军利;马东升,未经郭军利;马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1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负载控制式电源开关
- 下一篇:垂直闸制式浮球自动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