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床异常冲压状况自动停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10351.0 | 申请日: | 199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赖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炳文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芦洲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异常 冲压 状况 自动 停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冲床异常冲压状况自动停止装置,尤指在料件已用尽、模具间挤料或模具障碍等异常状况时,均能自动将冲压动作停止的装置。
冲床为对料件实施冲压成型的工具,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极为普通。尤其是近代冲床已大部分采用自动化,对于小型零件成品可藉高速连续自动冲出。
传统冲床自动化时,成卷的料件被自动送入模具之间,在冲床不断上下动作的过程中,料件即不断被前送。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模具被不断驱动上下升降,而料件则持续被拉入机内。通常厂内操作人员将料件拉入、试冲是否正常之后,一切即交由机器本身作自动化运作。
但在冲床自动冲制过程中,异常状况常会发生,如料件已被拉尽后,若作业人员未在旁照料,则冲床仍会持续运作。其它如料在送入模具之间,亦常因料片不平整或拉送异常情况时,使料件成拱起状态,而无法继续顺利前送。但此时冲床仍在持续运作。若未将冲床动作停止,有时常会损及模具,造成工作停换的重大损失。而更严重的是,若在此种损坏情况下,冲制仍自动持续下冲,更可能损及整部冲床,诚属相当不理想。
而一般冲床所使用的模具,其上、下模之间常会予设导销,使上、下模能准确对位冲制料位。但上下模分别装设于冲床模具孔上下位置时,该等导销与相关销孔的位置则会有些微小误差。甚至在如上述的料件未顺利平送时 亦常造成导销与销孔相对位置的偏差,此时若仍持续驱动冲床下压、亦造成昂贵模具的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床异常冲压状况自动停止装置,使得导销在销孔未对正而下冲时,使冲床自动停止动作,以防止模具及机床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床异常冲压状况自动停止装置,使得用尽料件或料件于导拉装置异常拉起时,可将冲床自动停止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床异常冲压状况自动停止装置,包括模具及送料机构,在模具及送料机构分别设有自动停止装置;模具其中一导销孔中设有一适当长度的活动销,使其下垂底端与各导销的底端等长,于此活动销上方孔中则设有一触杆,使该触杆顶端伸出模具外部,并导接一电磁开关;在触杆与活动销之间设有一弹簧,电磁开关上带有一可驱动冲床自动连接件的前伸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实现:冲床送料机构的送料座旁设有一夹座,该夹座装设一导线,该导线的导接端部伸置于料件略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导销与销孔未对正而下冲时,活动销由于后接于弹簧而无力穿透料件,而内缩上升并与活动销上方孔内的触杆底端相抵靠而导通电源,并驱动电磁开关动作,带动前伸杆向前拨离冲床连接件换至手动位置,而停止连续自动冲压。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送料座及导拉装置上方均设有导线,该导线的导接端部位于料件略上方,因此当料件用尽或者料件异常拉起时,均会触及导线的导接端部,进而导电而使冲床自动停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最简捷的结构有效地防止冲床及模具的损坏。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冲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模具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电磁阀与自动连接片的相关位置。
图4是如图3的动作图,显示自动连接片已被拨起。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送料座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导拉装置的放大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以自动连续冲床为例,一般模具10均设于冲床予设模孔中,而料件20则成卷放置于机床前方,并通过送料座30及导拉装置40而被拉入机内,由模具10被驱动下冲时,将成品冲出。
如图2所示,一般模具10均设有多数导销11。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一在于:于其中一导销12中设有一适当长度的下垂直活动销13,使其下垂底端与各导销11底端等长。此活动销上方孔中则设有一触杆14,该触杆14的顶端伸出模具10之外部,并以一导片15连接于一旁置的电磁开关16,此电磁开关16可驱动一前伸杆17。而在触杆14及活动销13之间则设有一一弹簧18。
请参见图3,一般冲床的连动杆100的杆身适当位置设有一活动连接件101,可因垂直组接或拨离而选择自动冲压或手动冲压。上述电磁开关16的前伸杆17则设于朝向该连接件101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炳文,未经赖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0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