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水泵无效
| 申请号: | 93209833.9 | 申请日: | 1993-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廖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增雪 |
| 主分类号: | F04D1/08 | 分类号: | F04D1/08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仲辰 |
| 地址: | 0573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系统,特别是指可将离心式水泵,抽气泵及潜水电泵有效组合为一体的多用水泵。
目前,现有的抽水泵多为功能结构比较单一的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已不能适应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当井眼上下不通顺,弯曲度较大时,存在着泵的抽水量少,泵对井的要求程度高,不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等项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水泵,采用将普通离心水泵和抽气泵一体化结构,并可在离心式水泵下口装配潜水电泵等项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
多用水泵包括主机和分机两部分,主机由离心式水泵,抽气泵和与其连接的传动装置,相应的进出水管道以及管中的防回水构件装配构成,分机由潜水电泵,进出水管道和管腔中的防回水构件配接构成,主机的主进水管10、总出水管4、导水管9、抽气泵17的抽气管15,叶轮泵组12的内腔为彼此连通,分机的筒状进水管24,叶轮泵组的内腔和柱状进水管22之间是连通的,在主机的主进水管和导水管以及分机的筒形进水管腔中设置有效数量的单向阀7、23,主机,分机的叶轮泵组是由至少两个离心式水泵串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还有:
主机和主进水管下端及分机筒形进水管的上端均配置有接合构件11。
分机的筒状进水管24和柱状进水管侧壁上分别开设进水孔19、20。
主机的传动装置下部紧固有底盘6,底盘上分布可供进、出水管道和离心式水泵的传动轴,以及抽气泵的抽气管穿出的开口13。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机部分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部分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上采用同轴安装,叶轮上置的结构。
主机转轴18与皮带轮1套合安装,传动装的各传动齿轮安装在齿轮箱3内,并设置离合器2作为变速构件,离合器靠保护壳14紧固于底盘上。抽气泵的排气管16一端与抽气泵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抽气管一端与抽气泵连通,另一端通过底盘沿叶轮泵组侧壁延伸并与其中的一个叶轮泵内腔连通,主机叶轮泵组由四个常规的离心式水泵串接构成,总出水管,主进水管穿过底盘与叶轮泵组上、下端口连通。潜水泵21的导水管通过底盘的相应开口位于主机叶轮泵组的一侧,其上下端口分别与总出水管的主进水管连通,在主进水管中设置一个单向阀,导水管中设置两个单向阀,各单向阀为球形阀7。
分机叶轮泵组由三个常规离心式水泵串接构成,其结构中的筒状进水管、叶轮泵组,柱状进水管,潜水电泵之间均用法兰盘连接,筒状进水管的进水孔是对称分布在其侧壁上的大孔径圆孔19,柱状进水管的进水管孔为均布在其侧壁上的小孔径孔洞20,筒状进水管的管腔中设置具有两个弧形阀瓣23的单向阀。
主机与分机之间的连接也采用法兰连接,主进水管,总出水管,导水管均采用普通离心式水泵使用的橡胶管,分机的筒状进水管及柱状水管均采用不锈钢制作。
各种件规格分别为:主机部分叶轮泵直径为180mm,分机部分叶轮泵直径为125mm,进水管直径为200mm,弧形阀瓣长度为150mm,宽度为130mm,总出水管直径为160mm,抽气泵抽气管及排气管直径均为50mm,筒状进水管及柱状进水管直径均为200mm。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电机带动皮带轮作为离心式水泵使用,亦可使用抽气示将多用水泵管腔内抽成近似真空,利用大气压力抽水,主机部分主进水管上可连接潜水电泵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及实质性特点在于:
1、出水量大,每小时40吨。
2、回水率低,小于5%。
3、造价低,成本小,安装简单,利于维修。
4、当井内上下弯曲度较大时,用此泵抽水尤为适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增雪,未经廖增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