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轨道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08512.1 | 申请日: | 1993-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育舒 |
| 主分类号: | A47H1/10 | 分类号: | A47H1/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舒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轨道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轨道固定器,特别是一种专供横式窗帘装、卸,而不用任何工具辅助的窗帘轨道固定器。
图1所示一种常见的横式百叶帘专用的轨道固定器,为将该固定器2锁固于窗框或壁上或天花板上后,再将窗帘轨道3予以跨接安装,其钩止片为一可扭转的凸耳4,当轨道3跨进固定器后,即将护板5翻转贴合轨道,护板5上的扣孔6中贯穿凸耳4,再将凸耳4扭转,使与该扣孔6的方向呈非平行状态,护板5即无法脱出或翻转出,而使轨道3完全被护板5扣合;当欲取下轨道3作维修或清洗百叶帘时,则须将凸耳4再作反方向扭转,使凸耳4与护板5的扣孔6同方向,以便将护板5向上翻转脱离对轨道3的扣合,即可取下;但此种结构方式在操作上及机件的使用寿命上存在以下缺点:
1.因固定器上的凸耳4元件为为金属制品,不易用手直接弯折,故装、卸时需借助于夹钳工具。
2.因固定器上的凸耳4为金属制品,故反复拆装易产生疲劳破坏,致使凸耳断裂,一旦凸耳4断裂后,护板即无法受到卡制,而无法对轨道加以扣合限制,进而使轨道无法再跨设于固定器中,否则必因无法受扣合而掉落,甚至对人身或其他家俱物品产生伤害与破坏;并将影响固定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轨道固定器,通过将固定器中的活动钩片与固定器共用钩合轨道,而可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即能迅速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窗帘轨道固定器包括:一呈L形的板体,其垂直部份上等距地设有两个以上螺栓孔,其水平部份中央位置设一螺栓孔,其水平部份下平面两侧各伸出一向内卷曲的滑板,且二滑板外端侧又垂直延伸有一向外上侧卷曲的钩止部,并于螺栓孔近内侧转弯处弯折一朝垂直部份下倾的凸舌;
活动钩片:呈一扁平状,置于本体水平部份下平面并可在二滑板上做定距往复移位,其一端延设有一弹性框条,即其间为一中空状,供本体的凸舌嵌置,而活动钩片的中央位置设一长椭圆形移位孔,并于该移位孔与弹性框条间下端近二侧位置设二凸钩,在凸钩朝本体垂直部份方向设有一倒向斜面;另在弹性框条的另端设有一拉孔。
以上述元件组合,将现有的断面呈U形而二上端呈向内卷曲而具有上端钩缘的轨道,分别受本体的钩止部及活动钩片的凸钩钩合定位。
所述的窗帘轨道固定器,其中组合后活动钩片的弹性框条与本体上的凸舌接触时,凸钩与钩止部的最大宽度位置,最好大于轨道二上端钩缘的内缘间距。
所述的窗帘轨道固定器,其中活动钩片最好以塑性材料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固定器中的活动钩片与固定器共同钩合轨道,从而不用工具也可迅速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
图1为常用窗帘轨道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的动作示意图。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本体10为一倒L形板体,其垂直部份等距地置设有一个以上的螺栓孔101,水平部份中央位置设一螺栓孔12,螺栓可穿过该孔将固定器本体锁定于窗框上缘或天花板与墙壁间的转角位置;而水平部份下平面的两侧各伸出一向内卷曲的滑板11,且在二滑板11外端侧垂直延伸有一向外上侧卷曲的钩止部13,供钩合轨道30,如图2到6所示使用;螺栓孔12近内侧转弯处适当位置弯折有一朝垂直面下倾的凸舌14。
活动钩片20,呈一扁平状体,可于本体10下平面及其二滑板11上作定距往复移位,其一端延设有一弹性框条22,即其间为一中空状,供本体10的凸舌14嵌置,通过该凸舌14可限制活动钩片20自本体10的滑板11上脱离;而活动钩片20中央则置设一长椭圆形的移位孔21,以使其定距往复移位时,不致受该螺栓卡止阻碍;该移位孔21与弹性框条22间下端近二侧位置凸还设有二凸钩23,该凸钩23朝本体10垂直部份方向并设有一倒向斜面231;弹性框条22的另端还设有一拉孔24。
如图3所示,组合时将嵌置于本体10下端可作定距往复移位的活动钩片20一端的弹性框条22由下弯的凸舌14予以挡止,以限制活动钩片20,使其不致滑出而与本体10脱离,将二构件置于固定的窗框上缘或天花板与墙壁转角处后,再通过螺栓自螺栓孔101、12分别贯穿锁紧,其中,位于螺栓孔12的螺栓头部仅贯穿于活动钩片20的移位孔21中,并未将活动钩片20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育舒,未经张育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