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双炉膛常压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3208153.3 | 申请日: | 199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08 |
发明(设计)人: | 鲁自力;郭复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自力;郭复炎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东东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炉膛 常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常压热水锅炉。
现有的手烧锅炉尽管采取了很多消烟除尘措施,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加煤时冒黑烟的问题。此外现有的立式锅炉一方面受结构限制,除尘效果不太好,一方面要求有较高的锅炉房,增加了基建投资,而采用卧式锅炉又结构复杂,成本太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能较好解决手工加煤冒黑烟问题,同时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卧式锅炉。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参见附图):它包括卧置的炉壳1、与炉壳内壁形成夹层水套3的炉胆2、炉胆内的炉膛4、加煤口12、固定炉排13、灰坑、烟箱8、烟箱内的对流管束9、与烟箱上部相通的烟囱10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4被用耐火材料制成的中隔墙17分为左右两个炉膛,每个炉膛又被中部设置的水冷管炉排6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炉排的每根水冷管上扣置有角钢5,水冷管与所述的夹层水套相通,上下炉膛都设置有前述的加煤口,水冷管炉排下部炉膛的中隔墙17上设置有燃烧通道口19,双炉膛后部是所述的烟箱,二者被夹层隔墙7隔开,隔墙7的夹层与水套3相通,左右两炉膛下部夹层隔墙上均设置有带二次风口15的出口烟窗口14,出口烟窗上设有活动烟窗挡板16,所述烟箱内的对流管束9排列方向同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将煤加到炉膛内上层水冷管炉排上,燃烧产生的烟气向下流动,掠过下排正在燃烧的固定炉排,再通过设有二次风口的出口烟窗进入烟箱的燃尽区,由于二次风的作用在该区域又一次充分地燃烧后,横向冲刷烟箱内设置的对流管束,最后经烟囱进入大气,本装置两炉膛可并联使用,也可串联使用,在加煤时要串联使用,即将加煤侧炉膛下部的出口烟窗关闭,将另一侧炉膛出口烟窗打开,这样加煤侧炉膛上层产生的烟气向下流动掠过下层固定炉排后,经中隔墙的燃烧通道口19进入另一侧炉膛,再经该侧炉膛出口烟窗进入烟箱,形成串联燃烧。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锅炉可使加煤时产生的烟气依次经上层炉排燃烧,下层固定炉排燃烧,过燃烧通道口进入另一侧炉膛下层炉排燃烧,最后经设有二次风口的出口烟窗进入烟箱的燃尽区,在这过程中使黑烟尽可能得到充分地燃烧,提高了热效率,同时烟气进入烟箱后,残余的烟尘又在冲刷对流管的过程中沉降了一部分,所以较彻底地解决了手烧加煤时产生黑烟的问题。本装置在水冷管炉排上扣置的角钢还能大大减少水冷管对炉膛的水冷程度,从而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有利于黑烟消除。同时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比较简单,紧凑的卧式结构实现上述燃烧效果的,所以造价相对而言也比较低,所需配套的锅炉房基建投资也不需太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剖面示意图。
1、炉壳 2、炉胆 3、夹层水套
4、炉膛 5、角钢 6、冷水管炉排
7、夹层隔墙 8、烟箱 9、对流管束
10、烟囱 11、挡板 12、加煤口
13、固定炉排 14、出口烟窗 15、二次风口
16、出口烟窗挡板
图2:图1A-A向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17、中隔墙
图3:图1B-B向结构示意图。
18、开水箱 19、燃烧通道口
实施例说明:
本实施例除采用了前述结构外,其炉顶还采用圆形结构,水套设计为100mm左右厚度,烟箱内采用大管径对流管束,并在对流管之间设置有能迫使烟气以Z形行程冲刷对流管束的挡板11,这样既能提高传热效率,又有利于烟尘在烟箱内的沉降,进一步降低烟囱的排尘浓度。
本实施例还在炉子一侧设置有与水套隔离的开水器18,以使锅炉既能供热,又能供洗澡热水和开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自力;郭复炎,未经鲁自力;郭复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分离式的系列卫生餐具
- 下一篇:声控电脑伴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