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蜜丸机防抛条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3207114.7 | 申请日: | 199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 发明(设计)人: | 荣宪贵;常开石;刘大好;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蜜丸机防抛条 机构 | ||
一种中药蜜丸机防抛条机构,属于保证药条准确进入搓辊的运送装置。
现有的中药蜜丸机主要由传动机构、药箱、螺旋推进器、切刀、搓辊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在工作时,螺旋推进器挤出药条,经切刀切断,由拔刷将药条拔下经斜板滚入搓辊,或由翻转机构把药条抛入搓辊,在前一种情况由于药条各部分质量不均匀,斜板表面质量不好及沾药等原因,使药条在滚入搓辊时,形状不能保证自身平直且易偏离正确的位置而出现抛条现象;在后一种情况当药条被切断进入翻转机构后,翻转约40°时将药条抛入搓辊,因药条的运动是抛物体运动,且受翻板上润滑状态及药条质量不均匀的影响使药条在进入搓辊之前形状不能保证自身平直且易偏离正确的位置而出现抛条现象,需要人工及时处理,这就影响蜜丸机的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药条在进入搓辊之前保证自身平直且有正确的预置位置,使之准确的进入搓辊,防止出现抛条现象,以提高蜜丸机的自动化生产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药条被切断从斜板滚下后不是直接进入搓辊,而是先经过一个由侧板、活动挡板组成的V型机构,保持一段时间间隔后,待药条的各部分全部到达V型机构底端,保证药条自身平直且相对搓辊有正确的位置,此时通过电磁铁机构打开V型机构的活动挡板,让药条滚出准确地落入搓辊中,从而避免了抛条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且易于实现中药蜜丸机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是中药蜜丸机防抛条机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
药条10被切刀7切成段,由拔动板8将药条10拔下经斜板6滚下后经过与它紧接的V型机构的侧板5,滚到V型机构的底端,被V型机构的活动挡板4卡住。保持最长达6秒的时间间隔后,药条10的各部分均已到达V型机构的底端,使药条10自身平直且相对搓辊有正确的位置,V型机构活动挡板4外侧与电磁铁机构3、压簧2联接。当电磁铁机构3通电吸合时,打开V型机构活动挡板4,药条10从V型机构的底端滚出准确地落入搓辊1中,从而避免了抛条现象。而后当电磁铁机构3断电释放时,V型机构活动挡板4通过压簧2复位。V型机构的侧板5与垂直平面的夹角∠α=30°~50°,V型机构活动挡板4与垂直平面的夹角∠β=5°~25°,侧板5、活动挡板4组成的V型机构,V型机构底端开口处的距离比药条10的直径小,且开口处与搓辊1的入口对中,侧板5、活动挡板4的宽度与斜板6宽度相等。当电磁铁机构3通电吸合时,打开V型机构活动挡板4时,其行程应保证药条10顺利落下,当电磁铁机构3断电释放时,活动挡板4通过压簧2的推力能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7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