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93206829.4 | 申请日: | 199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大丰塑胶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4 | 分类号: | F16K15/14;F16K1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流向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充填物体的空气流向控制阀。
请参阅图1,一般如充气胎,大气球等充填物的气咀,其包括有筒体11、连续凸缘12、阀片13及盖体14,筒体11的两端贯穿且近下端处设有内环缘111,连接凸缘12嵌设于筒体11的外部,阀片13枢设于筒体11下端,可活动盖合于内环缘111以控制开关。
以往气咀的阀片13利用气体流向,当充气进入时,其推开阀片13,当未充气时,因为内部的气体欲流出,则会使阀片13关闭,然而由于阀片13枢接于筒体11是非常松散的,直接借助空气流向作开合,当阀片13借空气流向开闭抵于内环缘111时并非十分紧密,止逆效果并不佳,内部空气仍会缓缓流出,如此在作充气间断时会有洩漏情况,另外当盖体14不慎掉落而不知情时,内部气体更会在不注意情况下缓缓流出,造成意外事故或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流向控制阀,使达到极佳的止逆效果或单向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有上下穿通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外部的连接凸缘,借助它连接于充气物上;其主要特征在于:筒体内近下端密合连接有硬质的基片,基片上设有多个通孔,并设有一挠性的控制片,控制片的中心点附近接连于基片上,使可贴合于基片下端而将所有通孔盖合:
借助以上特征的构造,当充气物在进气时,控制片受气体压力而向内挠曲,气体即自基片的通孔进入,当充气间断时,控制片即回复贴合基片盖住各通孔,再加以气体的压力就形成极佳的止逆效果,气体不会缓缓流失。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向控制阀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充气物的气咀构造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使用状态图;
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筒体20连接凸缘30,基片40及控制片50。
筒体20是一上下穿通体,其上端设有螺纹21,使其可用螺纹拧紧一盖体。
连接凸缘30,它设于筒体20的外缘,是一环片体,借助它连合于充气物60上。
基片40是硬质的圆形片,基片40是于筒体20注射成形时嵌设于其内部下端,其上设有数个通孔41,其中心设有一凸起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设有一连接孔421,控制片50是一挠性及弹性的橡皮片,其中心设有连接条51,连接条51上适当处设有卡缘52,控制片50是以其连接条51穿过基片40的连接孔421使其卡缘52卡设在基片40的连接部42上,如此使控制片50只以中心点连接于基片40下端,使可贴合于基片40而将所有通孔41盖合。
借助以上构造,请参阅图4,当充气物60于进气时,控制片50受气体压力而向内挠曲,气体即自基片40的通孔41进入,当充气间断时控制片50即因本身的弹性而立即回复贴合基片盖住各通孔,如图3所示,再加以充气物内气体的压力而形成极佳的止逆效果,气体不会缓缓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控制片50接合于基片40下端时即成贴合状,再加以控制片50本身具有橡皮的挠性及弹性所以止逆密封效果更佳,而当充气时控制片50稍受压力即自然挠曲,所以进气十分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借助所公开的构造,达到预期的功效和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大丰塑胶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大丰塑胶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6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