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儿智力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93205374.2 | 申请日: | 1993-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傅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小薇 | 
| 主分类号: | A63H33/08 | 分类号: | A63H33/08 |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立宁 |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智力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帮助幼儿识别简单几何立体造型的玩具。
现有的幼儿玩具品种繁多,有拼接式玩具如积木、七巧板,有装配式玩具,如球、棍、板的插装玩具,还有各种电动玩具等等。但帮助幼儿识别简单立体造型的玩具,特别是可将模块从相应的孔中投入,又可方便取出,外型美观,玩耍功能多样的玩具还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想填补目前市场上的空白,提供一种帮助幼儿识别简单立体造型、玩耍功能多的幼儿智力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幼儿智力玩具包括两个对称的可嵌合的半球壳、钩状把手和皮筋。两个半球壳上各有一套管和数个模块孔。钩状把手上有卡销,半球壳上有与钩状把手相嵌合的销槽和钩槽。有一组与半球壳上的模块孔相配合的不同立体造型的模块。使用时,先将皮筋挂在一钩状把手的钩上,压入销槽、钩槽中。两半球壳通过内、外套管套插在一起的同时使得两半球壳相嵌合,皮筋通过套管从对面半球壳套管的管口伸出,人工将皮筋挂在另一钩状把手的钩上。然后将钩状把手压入半球壳的销槽、钩槽中,两半球壳相对转动,皮筋呈麻花状,使得两半球壳嵌合更紧密。幼儿玩耍时,需将模块放入球壳的相对应的模块孔中,逐一的放入,直至将模块全部放完。两半球壳反向转动,使皮筋松开,将两半球壳分离,倒出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模块孔和模块的巧妙设计,不同立体造型的模块只能从对应的模块孔中放入,否则将放不进去,有宜于开发幼儿的形状思维,培养幼儿迅速识别简单几何图形或立体造型的能力。
2、幼儿玩耍本实用新型时,需将模块逐一对应的放入球壳中,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速度。
3、两半球壳组装成球体后,幼儿不玩耍投放模块游戏时,可作为球体滚动,由于模块孔处有相应的凹面,滚动速度慢,适宜幼儿跟踪玩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摘要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对称的可嵌合的半球壳(7)、钩状把手(1)、皮筋(11)和模块(14)。一半球壳上有内套管(4),另一半球壳上有外套管(9)。钩状把手两侧有卡销(2),半球壳(7)上有与卡销(2)相配合的销槽(10)和与钩(3)相配合的钩槽(6),两个半球壳上均有模块孔(12)。一组可与模块孔(12)相配合的不同几何立体造型的模块(14),共有10种,它们分别为三角形、梯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十字形、扇形、圆形、椭圆形和五角星形。两半球的套管口处有与钩状把手(1)的凸面相配合的凹面(5),模块孔(12)的周边有凹面(13)。两半球壳的结合缝(8)处有能相互嵌合的凸凹槽。模块孔(12)的外径尺寸略大于模块(14)的尺寸,使模块刚好能顺利放入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小薇,未经傅小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5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车轮的挤压铸造设备
- 下一篇:家庭用磨刀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