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乙炔塑料焊具无效
申请号: | 93204811.0 | 申请日: | 199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 |
主分类号: | F23D14/40 | 分类号: | F23D14/40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林应辅 |
地址: | 6312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炔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焊具。
现有技术中,有电热式塑料焊具,但不能在无电源的现场作业,也不便于工作点频繁更换的场所作业。另一种是氧-乙炔金属、塑料两用焊具,它是由G01-30型射吸式金属割具改装而成,即拆下氧切割喷咀,就可焊接塑料。该焊具如附图1所示,由助燃氧气进口(1)、乙炔气进口(2)、乙炔气阀(3)、手柄(4)、助燃氧气阀(5)、调节阀(6)、助燃氧气通道(7)、乙炔气通道(8)、燃烧室连接螺母(9)、燃烧室(10)、平直段(11)组成。附图2是燃烧室(10)和平直段(11)的放大图。G01-30型改制的氧-乙炔焊具作为焊接塑料来说,焊具过长、过重,操作不便,致使工作效率低,尤其在作业面狭窄或高空的横焊、立焊、仰焊作业时更显得笨重;对焊接点深而窄的作业,难于实施;热气流通道即平直段(11)的长度L很短,热气流不集中,对焊接母料的熔化面积大,影响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氧-乙炔塑料焊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免用调节阀(6),以减轻焊具的重量。因为控制助燃氧气阀(5)和乙炔气阀(3)足以调节燃烧室火焰的大小。缩短助燃氧气通道(7)、乙炔气通道(8)和手柄(4),以缩短焊具本体的长度。因为焊接塑料时,热幅射强度低,缩短焊具长度是可行的。这样可使焊具轻巧,方便操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另一措施是增加平直段(11)的长度L,合理选配其孔径。现有氧-乙炔焊具的平直段(11)长度L仅为燃烧室(10)的壁厚,长度L与孔径之比过小,热气流出平直段(11)后过于分散,使得焊接母料的熔化面积大。本实用新型加长了平直段(11)的长度L,并选择适当的孔径,使长度和孔径之比合适,热气流出平直段(11)后比较集中。可根据焊件的厚度、形状及焊条的粗细等条件选用不同的平直段长度L和合适的孔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第三个措施是使平直段(11)与手柄(4)、助燃氧气通道(7)、乙炔气通道(8)等组成的焊具本体成一斜角,且使这个角度在较广的范围内可更换,以适应俯焊、仰焊、横焊、立焊和焊点深而窄的作业,以及现场狭窄的作业。为实现此目的,平直段(11)与燃烧室(10)以一定的斜角连接,构成焊咀,这个角度可在90~180℃间选用。利用燃烧室连接螺母(9),将焊咀上的燃烧室(10)与焊具本体作直线连接,这样,平直段(11)与焊具本体成斜角。利用燃烧室连接螺母(9),可根据作业条件更换不同长度、孔径和斜度的平直段(11)的焊咀。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氧-乙炔塑料焊具,轻巧灵便,可适应各种场合的焊接作业和各种形状的焊件,从而可明显的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附图1为氧-乙炔金属、塑料两用焊具;
附图2为氧-乙炔金属、塑料两用焊具的燃烧室(10)和平直段(11);
附图3为氧-乙炔塑料焊具;
附图4为氧-乙炔塑料焊具的燃烧室(10)和平直段(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陈述:
附图3为氧-乙炔塑料焊具,由助燃氧气进口(1)、乙炔气进口(2)、乙炔气阀(3)、手柄(4)、助燃氧气阀(5)、助燃氧气通道(7)、乙炔气通道(8)、燃烧室连接螺母(9)、燃烧室(10)、平直段(11)组成。根据焊件的厚度、焊条的粗细,做成不同大小的平直段(11)孔径,常选用3~5毫米;根据孔径的大小和焊件的厚度、形状做成不同的平直段长度L,常选用孔径的6~16倍,最佳值为9~11倍;燃烧室(10)与平直段(11)用焊接构成焊咀,其轴线的夹角做成90~180℃的不同形状,如附图4所示,根据焊件的形状和现场作业条件选用;用燃烧室连接螺母(9)将焊具本体与焊咀连接成一体;根据焊接塑料时的热幅射强度和各部件的尺寸,焊具的长度缩短100~200毫米,做成长度为300~400毫米的氧-乙炔塑料焊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未经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