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缓冲式车辆牵引杆无效
| 申请号: | 93203996.0 | 申请日: | 1993-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英;吴玉石;吴青阳;吴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英 |
| 主分类号: | B60D1/14 | 分类号: | B60D1/14;B60D1/1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缓冲 车辆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牵引杆,它可折迭且具有缓冲功能。
车辆牵引杆是车辆牵引的必要设备之一。然而,截止目前尚没有一种携带方便且适合于大、中、小型车辆的抛锚硬牵引杆,而常见的牵引方法只是尼龙带软牵引,钢绳软牵引或极粗糙的单杆牵引,软牵引难以控制被牵引车的方向,极不安全,而现有的单杆牵引则难地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且牵引杆太长、携带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抗冲击的车辆抛锚硬牵引杆。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两个牵引拉杆和连接在两牵引杆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等组成,牵引杆挂环用于同牵引车挂环相连,牵引杆挂套环用于同被牵引车挂环相连,它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相连,该主连片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两牵引拉杆相铰接,两个牵引拉杆自主连片向后呈扩张伸展,上述每个牵引拉杆均由两根短牵引拉杆与一个三角形连片相铰接而构成,此外,车辆牵引杆还包括一个横向锁扣拉杆,其由一个左右旋螺杆和两个在其两端的带有左右旋内螺孔的短锁扣拉杆组成,这两个短锁扣拉杆分别与上述两个牵引拉杆上的三角形连片可拆卸地相铰接,缓冲装置、牵引拉杆和横向锁扣拉杆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拆下横向锁扣拉杆,在上述平面内,两牵引拉杆可相对缓冲装置折迭,每个牵引拉杆的两个短牵拉杆也可相对折迭。
和上述方案属于同一构思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一个牵引拉杆和连接在牵引拉杆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等组成,一个缓冲装置,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相连,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相连,牵引拉杆连接于主连片上,牵引拉杆由若干短牵引拉杆与相应的连片相铰接而构成,且在其上具有可将铰接部位锁住的可滑动锁套。上述铰接部位不被锁住时,短牵引拉杆可相对折迭。
和现有的车辆抛锚牵引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具有缓冲装置,提高了牵引时的抗冲击能力,此外,牵引杆还可以折迭而处于收藏状态,因而携带方便。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牵引杆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弹簧缓冲装置的车辆牵引杆靠近弹簧缓冲装置部分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车辆牵引杆靠近横向锁扣拉杆部分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C向的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靠近牵引杆挂套环部分的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将图1的车辆牵引杆变为单杆牵引时主连片连接两牵引拉杆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的车辆牵引杆处于收藏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1,两牵引拉杆4和连接在牵引拉杆4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8等组成,牵引杆挂环1用于同牵引车挂环相连,牵引杆挂套环8用于同被牵引车挂环相连,当然也可以相反使用。一个缓冲装置2,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1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3相连,主连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相铰接,两根牵引拉杆4自主连片3向后呈扩张伸展,每个牵引拉杆4均由两根短牵引拉杆与一个三角形连片26相铰接而构成,如图3所示,一个横向锁扣拉杆6由一个左右旋螺杆23和两个在其两端的带有左右旋内螺孔的短锁扣拉杆22组成,两短锁扣拉杆22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上的三角形连片26可拆卸地相铰接,缓冲装置2,两牵引拉杆4和横向锁扣拉杆6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拆下横向锁扣拉杆6,在上述平面内,两牵引拉杆4可分别相对缓冲装置2折迭,每个牵引拉杆4的两短牵引拉杆也可相对折迭,而使车辆牵引杆处于收藏状态,如图10所示,其中拆下的横向锁扣拉杆6可被连接到一个可在牵引拉杆4上滑动的锁套7上。旋转左右旋螺杆23可以调节两牵引拉杆4间的夹角(即两牵引杆挂套环8的间距),以适合具有不同牵引车挂环间距车辆的牵引,牵引杆的长度d最好为1.25米。
上述缓冲装置2可以是双向缓冲装置,它可以是气压式、液压式或弹簧式的。通过缓冲装置2,能够缓和车辆起动或刹车时的冲击载荷,提高安全性及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英,未经刘继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角度的多功能窗钩
- 下一篇:磁性万向车辆检修工作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