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用太阳能电源无效
申请号: | 93203884.0 | 申请日: | 199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傅士杰;阎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士杰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美玲 |
地址: | 3001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笔记本电脑 太阳能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记本电脑用太阳能电源设计。
目前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笔记本型电脑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PC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特点是携带、使用方便。但是由于使用笔记本电脑需要有交流电源,利用笔记本电脑配备的充电电池,一般仅能用1.5~3小时,电池用后仍需靠交流电源充电,在无交流电源的条件下,则不能长时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用太阳能电源,以拓宽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范围。
本电源由太阳能电池、电池框架、充电监测器和手提箱外壳构成。太阳能电池[2]和[3]分别装在电池框架[4]和[5]上,电池框架[4]和[5]通过合页相连接,太阳能电池[2]和[3]可折叠或展开成180°,通常折叠起来置于手提箱内。充电监测器[8]包括充电控制面板(图二)和充电电路(图三)。充电监测器固定在手提箱内的固定支架[20]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一为笔记本电脑用太阳能电源的结构图。
图二为充电监测器的充电控制面板平面图。
图三为充电监测器的电路图。
太阳能电池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框架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作。电池框架[4]和[5]通过合页相连接,可折叠或展开成180°,通常折叠起来置于手提箱内,也可将其中一个框架固定在手提箱盖内壁上,当箱盖打开时,电池随之展开。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将笔记本电脑[1]、笔记本电脑配备的银锌蓄电池[6]、备用大容量铅酸蓄电池[7]、充电监测器[8]及电脑附件全部置于手提箱内,使太阳能电源和笔记本电脑成为一体。
使用时,打开手提箱盖,将太阳能电池展开后放在阳光下,即可为笔记本电脑配备的蓄电池充电。在室内、室外环境均可,充电时间由阳光辐射的强弱决定,充电由充电监测器[8]控制。充电监测器的充电控制面板如图二所示,充电电路如图三所示。在图三中,E1和E2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E3是笔记本电脑配备的银锌蓄电池,E4是备用铅酸蓄电池,SW1是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转换开关,采用串联还是并联充电方式,依据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时,用数字电压表检测其电压值来决定。当单体电压≥6.5V时,采用并联充电方式,当单体电压低于6.5V并大于2.6V时,采用串联充电方式。当单体电压<2.6V时,说明光照严重不足,难以充电。在一般情况下,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单体电压≥6.5V,故常采用太阳能电池并联方式对蓄电池充电。SW2是蓄电池充电、放电转换开关,蓄电池放电即为笔记本电脑供电,也可为其它蓄电池充电。SW2是蓄电池转换开关,调整SW2,可分别为银锌蓄电池或铅酸蓄电池充电。SW4是数字电压表测试变换开关,可分别测试蓄电池电压或太阳能电池电压。SW5是数字电压表电源开关。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太阳能电池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尺寸为305mm×400mm,电池框架用金属材料制作。充电监测器采用图三所示的充电电路,充电控制面板如图二所示。根据笔记本电脑的直流供电参数,设计标准充电电压为6V、充电电流为600mA。在室外阳光直射条件下,充电电压可达10V,最大充电电流为300~400mA。一般对笔记本电脑配备的银锌电池充电,在室外约需要1小时,室内则需3~4小时。对备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因其容量较大,在室外充电需8~10小时。随着季节或地区的改变,阳光辐射量不同,相应的充电时间也应随之变化。笔记本电脑配备的银锌蓄电池充电后,可供笔记本电脑使用1.5~3小时,一般采用二块蓄电池交替充电使用。备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后,可供笔记本电脑连续工作5小时左右。在无交流电地区,长时间连续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可采用二个以上的太阳能电源和多个蓄电池交替充电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手提箱外壳,使笔记本电脑和太阳能电源成为一体,便于携带和使用。对勘测考查、野外作业、边防部队、边远地区、出差等无交流电地区或交流电源使用不便的条件下使用笔记本电脑提供了方便,从而拓宽了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范围。本发明适用于国内外各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具有潜在的市场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士杰,未经傅士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3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门窗用简易暗锁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印制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