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传动升降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1088.1 | 申请日: | 199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中 |
主分类号: | B60J1/17 | 分类号: | B60J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传动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器,适用于车、船侧窗玻璃的升降。
本人申请的CN92207218号手动升降器以及CN92206818、CN92233327手电动复合升降器,由电动机,安装板,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组成,其中通过钢丝绳来连接传动机构与升降机构,利用钢丝绳来升降玻璃,这些升降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钢丝绳在绕绳鼓上工作不太正常,并且安装使用不便,而且绕绳鼓一般制有三、四圈绳槽,以适合钢丝绳在其中正、反缠绕,所以厚度较大,不大适合较窄空间的车门安装,结构上不大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升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链条传动升降器,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安装板,升降机构,传动机构由蜗杆、蜗杆传动付,齿轮传动付组成,安装在安装板上,升降机构由升降杆、滑动块、跨轮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链条,链条绕在与传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同轴的链轮上,链条绕过升降机构两端的跨轮并与上述的滑动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链条传动升降器,结构十分紧凑,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并且可进行电动、手动升降操作,可广泛应用于车、船侧窗玻璃的升降。
为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链条传动升降器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传动机构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主要表示手、电动复合机构的图1中B-B剖视图。
参见附图1、2、3,本实用新型的链条传动升降器,包括电动机11,安装板4,传动机构1,升降机构3,其中的传动机构1由蜗轮12、蜗杆13传动付,齿轮传动付14组成,齿轮传动付14包括主动齿轮141,第一,二从动齿轮142、143,控制齿轮144,传动机构1安装在安装板4上;升降机构3由升降杆31,滑动块32,跨轮33组成,安装在车、船侧窗中的适当位置,第二从动齿轮143上连接或一体制有链轮15,链条2绕在链轮15上,链条2绕过升降机构3两端的跨轮33并与滑动块32固定连接;电动机11的输出轴(即蜗杆13)把动力传给蜗轮12,带动主动齿轮141,然后依次通过第一、二从动齿轮142、143和控制齿轮144带动链轮15转动,链轮15带动链条2,通过升降机构3中的跨轮33带动滑动块32升降,要升降的玻璃固定在滑动块32上升降。
如果不考虑手、电动复合结构,则仅需要一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41啮合,带动链轮15转动即可。
链条2可直接与升降机构3连接,也可通过在安装板4上的二个绕链轮41、42,使链条2绕过绕链轮41、42连接链轮15及升降机构3,绕链轮41、42中的一个最好可松紧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4上,这样,链条2的张紧力长短都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安装使用也方便,由于这种松紧机构属于现有技术的普通机械常识的范围,例如变速自行车上的张紧链轮,故未在图上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机构包括有手摇驱动轴51,控制齿轮144,复位弹簧52,手把(图中未表示),复位弹簧52安在手摇驱动轴51上,手动机构通过其手摇驱动轴51安装在安装板4上。控制齿轮144与第一、二从动齿轮142、143啮合,其厚度应保证在电动时使第一、二从动齿轮142、143一块转动;在手动时,通过压迫安在手摇驱动轴51上的复位弹簧52,使控制齿轮144产生一定的位移,只能带动其上固定有链轮15的第二从动轮143转动,第一、二从动轮142、143同轴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在放松对手摇驱动轴51的压迫后,控制齿轮144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与第一、二从动齿轮142、143同时一块啮合,这样可依靠蜗轮12、蜗杆13传动付定位玻璃窗。手摇驱动轴51穿过安装板4上的通孔安装在安装板4上。
控制齿轮既为齿轮传动付中的一个传动啮合齿轮,又为手动机构中的一个驱动齿轮,由于其齿数小于第一、二从动齿轮,所以手动操作十分方便省力,定位可靠。
升降机构3中的升降杆31的下限位置安有一个限位块34,升降杆31上具有滑槽与滑动块32配合,升降杆31两端装有跨轮33,电动机的电路上装有过流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中,未经张正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1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