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颖结构除湿架无效
申请号: | 93200879.8 | 申请日: | 199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24 |
发明(设计)人: | 廖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茂荣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结构 除湿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新颖结构除湿架。
阴雨绵绵的天气不但对于人体有害,更造成日常活动的不便,而绝大多数人最感头疼的是衣物如何保持干燥的问题,清洗后的衣物或是毛巾若奢望大阴雨天能完全晾干,实在极为困难,即使利用脱水机亦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干燥,而使用烘干机虽可保持暂时的干燥,但在阴雨绵绵的潮湿环境中,只要放于衣柜中短短的时间后,很容易又会受潮,甚至发霉,若不慎将发霉带有细菌的衣物穿着于身上因此染上皮肤疾病更是可怕。因此市面上现有除湿机与除潮棒等除湿用具,除湿机因体积较大,故大多放置于客厅或书房等较大空间中,但其缺点是无法兼顾某些较隐藏的空间,例如与人们密切相关的衣柜即为其中之一,因此又有除潮棒的存在。
目前习用除潮棒的外型绝大部分均为长条形,因体积较小,故可放置于较小的空间中,若依其除潮的原理来看,可大致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利用具有吸水功能的干燥剂来吸收空气中过量的水气,但其缺点在于其干燥剂吸收水气至饱和状态时即失去其功效,使用者必须将其丢弃另换上新品,既耗费金钱又增加人工更换的困扰,另一种除潮棒是利用气体蒸发的原理,其构造主要是在棒内设有一传热管,该传热管呈玻璃管状,并其内部装设有可导热的钨丝,钨丝周围包覆一层导热屑粉,利用电流加热钨丝,并藉由导热屑粉将热量传导至玻璃管表面,进而传导至最外层的棒体,棒体与空气接触时,可将空气中的湿气慢慢加热,进而蒸发而达到除湿的作用,但其缺点在于传热管是由玻璃构成,若稍不留意受到碰撞或摔落时,往往造成传热管的断裂、破碎,管内的导热屑粉因而散落于棒体内,致使已通有电流的钨丝直接与棒体接触,若人们一时不能觉察,往往因此而触电,造成无谓的惊吓与伤害;再者,因受限于玻璃材料的缘故,目前习用的除潮大多设计成单一管状,里面置放一根传热管,或设计成简单的直角四方形,再将传热管一段一段地放置进去,其缺点在于棒体的弯折处形成死角,无法设置传热管。再者,将此类除潮棒置放于衣柜中,无法与衣物作全面的接触,仅能对整个衣柜的空间作除潮工作,如此一来,除潮的效能又打了折扣。上述种种有关习用除潮用具的缺陷,实用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结构除湿机,其能具有体积适中、且具有适当的曲线、不易损坏、并能发挥最高的除湿效率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颖结构除温架,其包括:
一外管,为一中空管体,其内设置有一开关装置;
一旋转式开关,设置于前述该外管的尾部,藉由一外壳套合于该外管上,在该外壳的两端分设有防水垫圈,藉由防水垫圈可使外壳与外管形成一密闭的接合状态,在该外壳的内部设有复数的波型凹槽;
一导热管,该导热管铺设于外管内,其一端与前述由外管所设的开关装置连接,并向外管的内部穿梭,一直延伸至外管的末端再反折回头沿着原管路到开关装置内,该导热管是由表层、导热层、电热线、防水层所构成,其中该表层是由一具有挠曲性的PVC材料所构成,该导热层呈棉絮丝状,在其中央另分出一束固定束,将导电钨丝作螺旋状缠绕于其上,再在其外层包覆有防水层;
一收线匣,设置于前述外管的底部,其上端藉由一电源线与前述旋转式开关与开关装置连接,在收线匣内部设置有电源线,并其插头外露于收线匣外;
一固定螺栓架,设置于前述外管的后部,其与外管之间设有支架;
复数的脚架,该脚架呈倒“Y”型,在其底部设有滚轮。
藉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即构成本实用新型新颖结构除湿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明显的优点:
1.可利用固定螺栓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欲放置的适当位置,例如衣柜的柜壁或浴室的墙壁上,亦可利用其脚架随意移动至适当场所,使用极为方便。
2.导热管具有挠性,故不受外管外型的限制,可弯折成任意形状,例如衣架等等,实用范围广泛。
3.由于设置有收线匣,具有自动收缩电源线的功能,故可省去收线的困扰,并具有安全性。
4.由于旋转式开关为防水设计,故使用于浴室或其它潮湿环境时,无触电或漏电之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具有实质的功效,其有效地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陷,为一体积适中,具有适当的曲线,不易损坏,并能将除湿与干燥的效率发挥至最高限,达到了物尽其用的目的与功效,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有关构造内容、特点及功效,兹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茂荣,未经廖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0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充电电路的应急灯
- 下一篇:液化石油气钢瓶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