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对一”式汉语拼音代码输入编码法无效
申请号: | 93121337.1 | 申请日: | 199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昭宁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汉语拼音 代码 输入 编码 | ||
1、一种“多对一”式汉语拼音代码输入编码法,是以“汉语拼音文字正词法和汉语拼音文字词典”为基础的计算机中文信息输入法,其特征是它由汉语拼音文字码(1)包括汉语拼音文字异形词、长拼汉语拼音词(2)、非词字段码(4)、汉语拼音重码词(5)、汉语拼音重码词标调码(3)、拼音单字码(6)、常见错拼码(7)、地方音拼音码(8)及其他输入码(9)如五笔字型码,组成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汉词(字)拼音代码库,机器对多种输入编码同时启动,多形式、多通路输入汉字输入编码,多种输入码统一转换成汉语拼音代码(10),并以“意码”、“标调码”等手段减少重码率,然后再以一对一的方式转换成汉语词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语拼音代码输入编码法,其特征是一切附加的、新增加的输入码,都是以不增加新的重码为条件的,如果其中哪一个词的拼法引起新的重码,那么就将该类码中的该词条舍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语拼音代码输入编码法,其特征是将不同的编码、不同的路径的词都放在同一张大的码表中,并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并保证机器反应速度,对词库安排的分级,系统将按词(字)的使用频度而非按输入途径(方法)划分,频度高者优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昭宁,未经王昭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1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钢丝及刻痕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 下一篇:方便米粥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