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式助力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121148.4 | 申请日: | 199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0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博美;大坂畅磨;甘利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机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助力 装置 | ||
1.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它包括:
一个动力活塞,它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一个常压室和一个变压室,常压室保持近似的常压,变压室可引入工作气体;
一个阀,它安置于阀体内并受一个与一个制动踏板相连的输入轴操控,从而开闭变压室和工作气体源之间的连通通道;
一个来自工作气体源的工作气体流过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活塞包括一个可移动隔板,它将壳体的内腔分隔,隔板的外周固定在壳体的内周上,隔板的内周固定在阀体上,阀体的一端伸到壳体外,另一端则向着常压室;
一个其直径大致等于壳体的盖,它支承着阀体的上述一端,并附着于壳体之一外表面的一部分从而壳体之一外表面和该盖形成一个其中能够储存工作气体的工作气体室;
该阀体呈大致圆筒形,其上述一端的方向与常压室相反并与大气连通;
上述气压式助力装置还包括:
一个装在阀体另一端的输出轴;
所述输入轴装在阀体的上述一端;
一个将阀体和可移动隔板反压向输入轴的复位弹簧;
一个可滑动地插于阀体一孔中的阀塞,其一端方向与常压室相反,与大气连通并连接于输入轴,其另一端向着常压室,它接受输出轴的反作用,其在阀体的孔中滑动的部分在向着输入轴的一侧被密封;
一个第一通道,其一端开通至阀塞在其中滑动的阀体的空间,其另一端与工作气体室连通;
一个第二通道,它将所述阀体的的述空间与所述变压室连通;
一个第三通道,它将所述阀体的所述空间与所述常压室连通;
一个阀芯,当其压在一个第一阀座上,切断变压室和工作气体室之间通过第一和第二通道的连通,当其压在一个第二阀座上,切断变压室和常压室之间通过第二和第三通道的连通;
一个压力件,它将阀芯压靠住第一阀座;
一个阀塞复位弹簧,它使阀芯离开第二阀座。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阀塞包括一个位于输入轴侧的大直径部分和一个比大直径部分的直径小的予定直径的小直径部分,这两个直径部分可滑动地装配在阀体的孔中,在阀塞靠近大、小直径部分之间的交界处设有一个与工作气体室连通的插入孔,该孔做成与阀塞的轴线垂直。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气压式助力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工作气体室中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它设于工作气体室的一个予定位置或从工作气体源至工作气体室的通道中的一个予定位置。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工作气体的供给受工作气体室压力的控制从而将工作气体室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大致的予定值。
5.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它包括:
一个动力活塞,它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一个常压室和一个变压室,常压室保持近似的常压,变压室可引入工作气体;
一个来自工作气体源的工作气体流过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活塞包括一个可移动隔板,它将壳体的内腔分隔,隔板的外周固定在壳体的内周上,隔板的内周固定在阀体上,阀体的一端伸到壳体外,另一端则向着常压室;
一个其直径大致等于壳体的盖,它支承着阀体的上述一端,并附着于壳体之一外表面的一部分从而壳体之一外表面和该盖形成一个其中能够储存工作气体的工作气体室;
一个第一阀,它安置于阀体内并受一个与一个制动踏板相连的输入轴操控,从而开闭所述通道;
常压室与吸气总管连通,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
一个装在阀体内的第二阀,它通过由制动踏板驱动的输入轴相对于阀体的移动,将大气压的空气引入变压室;
一个开关阀,当输入轴相对于阀体在输出方向上的移动长度超过一个预定值时,该开关阀打开使压缩的工作气体从工作气体室进入变压室。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设在一个连通路的中点,从而将变压室与工作气体室连通。
7.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阀设置在阀体的径向侧的一个阀室内,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阀设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并围绕这两个轴的中心轴线,与用于引入空气的阀串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机工株式会社,未经东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11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象设备
- 下一篇:干式复写纸及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