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旋转式致动器控制的预加拉力器无效
| 申请号: | 93120701.0 | 申请日: | 199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昼田满彦;西泽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卡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致动器 控制 拉力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座位安全带系统的预加拉力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加拉力器,其中,气体发生器产生气压,气压驱动旋转式致动器,致动器带动卷带轮转动,将一段皮带卷到卷带轮上。
座位安全带预加拉力器常常用于机动车辆座位安全带系统中。在发生碰撞或其它紧急事故的瞬间,用来拉紧座位安全带,从而更牢靠地固定乘员,使之不被向前甩出。一种公知的座位安全带预加拉力器所使用的旋转式致动器,是靠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压缩气驱动,并与安全带卷轴联在一起。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送入致动器环形气缸室内,驱动转子转动,从而带动卷带轮转动。由旋转式致动器控制的这种预加拉力器见于日本专利会开文本第60-15657号。
在公知的用旋转式驱动器作驱动机构的预加拉力器中,气缸压力区的压缩气在各个部位的泄漏造成气体有效能量的损耗。至今以来,已采取的将气体漏泄降至最少的方法,是在致动器的制造中满足对各部件尺寸的高精度公差要求。这种做法增加了致动器的生产成本,但仍无法彻底解决气体漏泄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加拉力器,这种预加拉力器所使用的旋转式致动器能减少已知由旋转式驱动器控制的预加拉力器中很严重的能量损耗,无需形成和保持精确的尺寸公差。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可用能量。在这方面已经观察到,从环形气缸室的压力区的大量气体损耗发生在转子和气缸上的隔壁之间,气缸与转子叶片一道形成了压力区和排气区。具体来说,加压气体是通过面对转子的隔壁表面和转子表面之间的间隙泄露的。
按本发明的实现上述目的的由旋转式致动器操纵的预加拉力器具有一气体发生器和一旋转式致动器,该致动器由气体发生器提供的加压气体转动。旋转式致动器具有侧壁和圆周壁以及从圆周壁伸出横过工作室的隔壁。工作室内装有一个转子,转子上有环开本体部分和叶片部分。叶片部分从本体部分伸出,横过工作室,并与隔壁共同限定叶片一侧的压力区和叶片另一侧的排气区。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被送入压力区。气缸上有一个从排气区通向外部大气的排气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密封件支承在隔壁上,并被弹性压迫与转子的本体部分接合。
在一推荐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隔壁具有一个一般朝着转子的本体部分敞开的凹槽,上述密封件具有一个可移动地装在上述凹槽中的部分,在凹槽底部和弹簧之间装有一压簧。
插在隔壁和转子本体之间的密封件防止了气体通过转子本体和隔壁端部之间间隙直接漏入工作室的排气区。由于排气区具有一个通风孔,气体通过该孔可容易地逸入大气,因而排气区处于或接近于大气压。在压力区和排气区之间较高的压差,以及间隙长度较短使加压气体在间隙处可能的损耗变大。上述密封件则阻止了这种损耗。密封件受弹性压迫而与转子接合,这就能保证维持良好的密封状态而不管零化尺寸的变化以及当预加拉力器工作时作用在转子上的气体压力而引起的转子相对于气缸的小量位移。
本发明改善了气体压力作用在转子叶片上的效率。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所需驱动力来说,较少量的产生气体的物质在气体发生器中即可满足需要,由于效率增加和损耗减少,故可减小驱动器的尺寸,重量和成本,也可放宽对保持严格尺寸公差的要求。
现对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在气缸盖卸去状态下的前视图,其中某些零件以剖面显示;
图2是实施例的侧剖图;
图3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A)-4(d)是实施例中不同运转阶段的前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由旋转式致动器控制的预加拉力器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旋转式致动器,该致动器是转动式皮带卷带轮R9的驱动装置,受由气体发生器2所产生的气体控制。该致动器组件1用螺钉(图中未显示)安装到牵带器R的框架R1的一侧,牵带器R的皮带重卷弹簧装置S安装在致动器1上与框架R1相反的一侧。在牵带器R的卷带轴R2与致动器1之间有啮合机构(以下作详细说明),用以只在致动器1运转期间将致动器连接到卷带轴R2上。棘轮R3作为啮合机构的啮合部件,被安装在卷带轴R2的矩形段上,因此不能相对于卷带轴R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卡塔株式会社,未经塔卡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0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