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温陶瓷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20337.6 | 申请日: | 199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12 | 分类号: | C04B35/12;C04B35/50;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 陶瓷 发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超高温陶瓷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属于功能陶瓷技术领域。
复合氧化物超高温陶瓷发热体是一类以LaCrO3为基通过稳定半导掺杂而形成的导电性陶瓷,它是通过以LaCrO3为基的固溶体内固溶掺入一定量的受主杂质,空气中烧结而成的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超高温发热体可以在氧化气氛中连续长期使用。该发热体具有节省能源,容易实现自动精密温度控制的特点,是1500℃以上高温电炉用理想的发热体,在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科学技术进步,材料作为基础工业,相继出现高技术陶瓷,特种玻璃、特种合金与有色金属、高融点单晶等材料,这些材料的生产和研究,需要一种在氧化气氛中使用的超高温发热体。但是已有发热体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例如SiC发热体最高使用温度为1350℃;MoSi2发热体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ZrO2发热体在600℃以下导电率小,需要其它发热体加热后方可使用,电炉结构复杂,效率低;而碳素和W、Mo等金属发热体不能在氧化气氛下使用。
过去技术是采用固相反应法制造LaCrO3系发热体,即将La2O3、Cr2O3、与CaCO3原料混合后,在1500℃的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经粉碎,成型后要在17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烧结,但也难于得到致密的烧结体,造成发热体性能不良,成品率低。
山下晃弘等人在日本专利平2-157125上公开了一种LaCrO3系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是将La2O3、Cr2O3、MgO混合后在1400℃的高温下保温24小时予烧合成粉体,经粉碎后添加烧结助剂进行烧结;佃洋等人在日本专利昭63-319250上公开了另一种埋碳粉法烧结工艺。这些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工艺,合成温度高,粉体粒径大,烧结活性小,而添加烧结助剂后降低发热体的使用温度,仅作为1200℃以下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中间联接电极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下合成超高温陶瓷发热体粉体和高致密陶瓷发热体的制造方法,降低发热体粉体的合成温度,减小粉体粒径,提高烧结活性,降低发热体的烧结温度。
本发明的内容是:制备超高温陶瓷发热体的超细粉体具有下列化学结构式:La1-xMxCrO3(其中:0≤X<0.5;M为Mg,Ca,Sr等二价金属离子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超高温陶瓷发热体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是:用水溶性镧盐、水溶性铬盐以及引入半导掺杂离子的水溶性二价金属盐,在氨水一碳酸氢铵和有机醇构成的缓冲溶液中或在氨水一草酸铵和有机醇构成的缓冲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将所得沉淀物过滤、水洗、烘干(80~110℃),预烧(850~1250℃)、恒温(1~3hr)。
本发明采用前述超细粉体制造超高温发热体的制造方法是:将前述超细粉体经造粒、等静压力成型(CIP)(1000kgf/cm2~3000kgf/cm2),烧成(1350℃~1500℃)保温(3hr~5hr),上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0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近增视膏、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羊毛及羊毛混纺针织物的磨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