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羟基苯基丁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20105.5 | 申请日: | 1993-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5C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勇纪新;郭茂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顾山香料厂 |
| 主分类号: | C07C49/245 | 分类号: | C07C49/245;C07C45/45;C07C45/6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苯基 丁酮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羟基苯基丁酮的合成方法。
目前合成对羟基苯基丁酮(又称复盆子酮)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苯酚-丁酮醇路线。该方法工艺比较复杂,丁酮醇的制备需较长的反应时间且价格又高,苯酚与丁酮醇的缩合反应转化率较低,仅30%左右,大量苯酚需回收后重新反应。另外因缩合反应温度较高,需冷冻而要消耗大量能量。同时,缩合反应中因加入大量硫酸,故反应结束后有大量酚水和酸水放出,增加三废处理压力。更由于复盆子酮的沸点很高,分离未反应的苯酚只能采用蒸馏而不能采用精馏,所以蒸馏所得的粗品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数量苯酚同时蒸出,蒸馏物中含有的苯酚只能通过重结晶除去,因此对重结晶工艺的要求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工艺路线简单,反应得率高,原材料成本低的对羟基苯基丁酮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与丙酮缩合,继以选择氢化制得对羟基苯基丁酮,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加热到28-40℃,在常压下反应4小时,即生成对羟基丁烯酮;
2)、对羟基丁烯酮在H2/镍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氢化反应,制得对羟基苯基丁酮,其反应温度为200~250℃,氢压为10公斤/cm2,反应时间4小时;
3)、氢化产物经真空蒸馏后,再进行重结晶。
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其浓度范围为10-20%。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对羟基苯甲醛为主要原料与丙酮缩合,选用了合适的碱性催化剂及合理的配比,又由于采用价格低廉且容易制作的镍催化剂进行氢化反应,所以合成工艺路线比较简单,反应得率高,可达96%左右,反应时间较原来的12-24小时缩短到8小时,氢化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高且原材料价格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
1、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的缩合反应
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的缩合反应通常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由于苯环上的羟基呈弱酸性易与催化剂反应生成钠盐,为此缩合反应中需加入较多数量的碱,通常采用廉价的氢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我们对此缩合反应进行研究,发现碱浓度降低时,得率亦降低,碱浓度增加时,则缩合物的质量差,当碱浓度在10-20%时,在适宜的条件下,缩合反应的得率高达96%左右。缩合反应的得率试验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顾山香料厂,未经江阴市顾山香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20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