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心渗透率自动测定仪无效
| 申请号: | 93119379.6 | 申请日: | 199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堂;吴西湖;程仙梅;王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371***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渗透 自动 测定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测定岩心渗透率的自动测定仪器。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油、气、水层岩石物理性质的评价。
岩心渗透率测定技术与装置,在1856年就已经由法国科学家达西开始进行试验研究,以后,国内外专家们又不断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历经一百多年,虽然渗透率测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普遍还存在测试精度低、测试操作繁琐、速度慢、手工计算等缺点。例如:美国3020-144高低渗透率测定仪,仍采用普通岩心夹持器,不但密封不好,且易爆易损,而节流装置仍采用陶磁孔板,在测试中需根据样品参数变化而随时调换,费时费力,在分析操作上还需手工记录、查曲线进行计算。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缺点的测定岩心渗透率的仪器,它不仅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测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掌握。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心渗透率自动测定仪,该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使空气流过岩心,由于岩心的渗透能力不同,因此,在岩心前端所显示的压力也不同,通过节流毛细管检测出气体流量,并增加了岩心前端的测量灵敏度与范围,把压力传感器测出的岩心前后差值经智能接口板发送到控制器,在微机操作系统下调入测试BASIC文件,然后装入测试程序,运行该程序便可实现测量任务,最后由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渗透率分析报表。附图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式岩心夹持器,附图2,其特征在于夹持器采用环抱密封,主要由缸套1、压环8、压环帽2、岩心室7、橡皮套3、密封套10、固定杆5、弹簧套6,扶正头4与压缩弹簧9等构成。当装入岩心时,固定杆退出岩心室,橡皮套经外围气体加压,(中高渗透率测试系统0.65~0.7MPa,低渗透率测试系统1.0MPa),达到密封岩心的效果。当取出岩心后由弹簧9推动固定杆5使扶正头4进入岩心室7替代岩心所在位置,以承受来自橡皮套外部压力,达到防爆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项分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同时具备了中高渗透率和低渗透率两套测试装置,并可分别控制。
中高渗透率测量范围40~8000×10-3μm2,测量气体经一级减压,二级稳压的流程后,选择流量为0-9.5ml/s,使节流毛细管前端压力为0.02MPa。
低渗透率测量范围0.01~40×10-3μm2,控制最大流量为0.996ml/s,使节流毛细管前端压力为0.4MPa。
节流毛细管附图3,主要由外套1、玻璃毛细管2、密封圈3、压盖4组成。
将以上两套毛细管节流后的气体,作为岩心前端的测试压力。有效的提高了压力变化的测试精度,并由压力传感器将测试中变化的压力数在数字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后传入智能接口板。
以上两套装置由仪器直接匹配,不需更换。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机程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智能接口板及打印机。控制器包括主机、显示器、软盘驱动器和接口盒。其特征在于以上系统只要按照屏幕上的中文提示,输入岩心直径、长度、当天大气压、温度后,控制器接收经压力传感器、智能接口板发来的数据,经运算后就可打印出分析结果。
经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
1.仪器操作简便,采用微机处理分析数据,并能直接打印测定值,因而提高了分析速度,该仪器一次可测定样品100块。
2.由于仪器采用BASIC语言测试程序和中文显示器,增加了对各种参数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该仪器配置了0.01~40×10-3μm2和40~8000×10-3μm2两套测试系统无需反复调换节流装置,省时省力。
4.仪器采用的岩心夹持器设计简单适用,密封效果好,密封套不易爆、易损。
5.测量的精度与灵敏度高,仪器精度达99.6%,测量精度达1.5%,在我国东部六大油田进行密码抽查,唯独该仪器与国外最先进仪器测试结果相近。
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岩心夹持器的剖视图。
图3为节流毛细管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9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聚合酶链反应的核甙酸引物
- 下一篇:医用图象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