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的光学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18657.9 | 申请日: | 199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燕;孙绍绪;唐宜春;胡积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伟燕 |
| 主分类号: | C07D233/61 | 分类号: | C07D233/61;C07D233/60;C07D40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青 |
| 地址: | 20005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光学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光学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下式(I)的N_S_(-)_1_取代的咪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假蟾毒胺醇是一种具有下列分子式的新的生物碱,它可从澳大利亚蛙皮(Pseudpohryne coriacea)中分离出来:
Miguel O.Mitchell等在Tetrahedron Letters第31卷第19号2681-2684页(1990)上首次公开了假蟾毒胺醇的全合成方法,PierGiorgio Cozzi等在Telrahedron Letters第31卷第39号5661-5664(1990)页上阐述了假蟾毒胺醇的另一种合成方法,但采用这些方法所制得的假蟾毒胺醇均为外消旋形式,且合成路线长。
在研究全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假蟾毒胺醇方法过程中,本发明人曾着力寻找一种能起光学活性作用的试剂,以便合成出假蟾毒胺醇的不等量对映体。但经严格的文献检索后,未发现诸如此类理想的试剂。Pier Cvorgio Cozzi等在Tetrahadron Letters第31卷,第39号5661~5664页(1990)年中用叔丁氧羰基(BOC)作为保护基团,Miguel O.Mitchell等在Tetrahedron Letters第31卷,第19号2681~2684页中则制成三氟乙酰衍生物,但这些基团均只有保护作用而无光学活性作用,故而最终合成出假蟾毒胺醇产物均为外消旋形式。
为了能简便地合成出具有光学活性的产物,人们希望能有一类试剂,它既具有光学活性作用,使其在四面体的不对称合成中具有立体选择性,而且试剂中的某部分基团还可作为保护基团,必要时该基团还有“标记基团”的功能,帮助人们在核磁共振技术中确定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以及作为拆分对映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基团在反应过程中起着多种作用的基团,即多功能基团。(MRG,multi-role group)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化合物,它既可以作为化学反应试剂,使有机合成具有立体选择性、其中的手性基团可作为保护基团、标记基团以及是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基团,是一种具多功能作用基团的试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新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式中R*可为一般手性基团,较好的例子是
式中用的实线是指位于纸平面上方的取代基,虚线(……)是指位于纸平面下方的取代基;Ph表示苯基,Naph表示萘基。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制备
A)使下式(II)1,1′-二咪唑甲酮与式(III)化合物进行反应,
式(III)中R1表示CH3;
R2表示苯基、萘基、环己基;
Y代表NH2。
从而制得了式(I)化合物
其中R*为
B)使式(II)1,1′-二咪唑甲酮与式(IV)化合物进行反应。
其中R1、R2、Y的定义同上,
制得了式(I)化合物。
其中R*为
上述反应均可在室温至溶剂的回流温度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时间1分钟~48小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无水乙酰、环己烷、无水乙醇、无水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氧甲烷、氯仿苯、甲苯乙腈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下面我们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
制备(N-S-(-)-1-苯乙基咪唑-1-甲酰胺)
将1当量1,1′-二咪唑甲酮溶于100ml四氢呋喃中,在室温条件下加入1当量S-(-)-1-苯乙胺,搅拌20分钟后,用四氢呋喃萃取四次120×4ml),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去溶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95∶5使残留物经快速硅胶柱色谱层折纯化,得到无色,油状物的标题化合物。收率: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燕,未经孙伟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8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