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用氧煤燃烧器及保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18519.X | 申请日: | 1993-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1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贵;程正东;刘文余;张慧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F23D1/04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用氧煤 燃烧 保护 方法 | ||
1.一种高炉用氧煤燃烧器,包含煤粉输入管、氧气输入管、内层管、外层管和喷嘴,其特征在于:
(1)、喷嘴为同轴多孔内混外喷式结构的混喷嘴;
(2)、混喷嘴(6)的中心孔道(9)与燃烧器本体中心内孔道(8)相接,且两者直径相等;
(3)、混喷嘴(6)中,内层管(10)和外壁(14)之间分布6~20个直径相等的圆形孔道(11);
(4)、混喷嘴(6)的内层管(10)和外壁(14)分别与燃烧器本体的内层管(5)和外层管(4)相连接;
(5)、混喷嘴(6)的内层管(10)上有2~8个内混斜孔道(13);内混斜孔道(13)的一端与混喷嘴中心孔道(9)相通,另一端与混喷嘴(6)的圆形孔道(11)相通;
(6)、混喷嘴圆形孔道(11)靠近出口处的一段呈喇叭形扩散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内混斜孔道(13)与中心孔道(9)轴线的夹角为5~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6)的圆形孔道(11)与燃烧器本体外层孔道(7)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6)的圆形孔道(11)扩散段(12)的内壁与圆形孔道轴线的夹角为1~9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为耐高温抗氧化的复合材料制成。
6.一种高炉用氧煤燃烧器,包含煤粉输入管、氧气输入管、内层管、外层管和喷嘴,其特征在于:
(1)、喷嘴为同轴多孔外喷式结构的混喷嘴;
(2)、混喷嘴(6)的中心孔道(9)与燃烧器本体中心内孔道(8)相接,且两者直径相等;
(3)、混喷嘴(6)中,内层管(10)和外壁(14)之间分布6~20个直径相等的圆形孔道(11)。
(4)、混喷嘴(6)的内层管(10)和外壁(14)分别与燃烧器本体的内层管(5)和外层管(4)相连接;混喷嘴(6)的圆形孔道(11)与燃烧器本体外层孔道(7)相通;
(5)、混喷嘴圆形孔道(11)靠近出口处的一段呈喇叭形扩散段(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6)的圆形孔道(11)扩散段(12)的内壁与圆形道轴线的夹角为1~9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喷嘴(6)为耐高温抗氧化的复合材料制成。
9.一种高炉用氧煤燃烧器的保护方法,采用用于助燃的氧气作为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
(1)、单位时间的供氧强度(F)为:
Q为氧气流量(M3/sec)
S为燃烧器受热的有效面积(m2);
(2)、断面的比例系数(R)为:
SD为燃烧器本体输氧断面的面积mm2;
Sd为混喷嘴输氧断面的面积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85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沸腾洗衣机的供水控制方法
- 下一篇:机器翻译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