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聚氨酯粘合剂对耐酸涂料的粘合性的底漆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8207.7 申请日: 1993-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40449C 公开(公告)日: 1998-10-28
发明(设计)人: H·W·S·西赫 申请(专利权)人: 爱赛克斯特种产品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04 分类号: C09D175/0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宗华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改进 聚氨酯 粘合剂 耐酸 涂料 粘合 底漆 组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漆组合物,用于给基体表面涂底漆以提高密封胶组合物与该表面的粘合作用。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漆组合物,用于给已涂有耐酸涂层或油漆的基体表面涂底漆,以增强密封胶组合物与该表面的粘合作用。

当用于材料粘合时,已知聚氨酯密封胶和粘合剂有较高的拉伸和撕扯强度。该密封胶和粘合剂尤其适用于汽车制造业中,将挡风玻璃与汽车车体粘连在一起,其中固化密封胶使汽车具有格外的结构整体性。然而在不使用涂料底漆制备涂层表面的情况下,有些聚氨酯密封胶不能有效地将玻璃粘合到涂漆金属上,最近涂料工业研制出用于汽车上的耐酸油漆,以保护汽车免受环境中酸性微粒的影响,例如来自于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鸟粪和昆虫分泌物等。使用底漆改进玻璃与已涂漆表面的粘合力这一技术是已知的并且已有报导,例如在美国专利4,525,511中叙述一种由成膜树脂和强酸组成的底漆组合物。美国专利4,643,794叙述了一种用于粘结玻璃和金属表面的底漆,该底漆包括10~20份聚酯树脂,4-5份的多异氰酸酯交联剂,3-9份炭黑和66-83份的挥发性溶剂。然而,虽然该底漆适用于玻璃和已涂漆表面,但使用不同的底漆底涂金属基体和玻璃通常更好,这样当使用该底漆用来粘结挡风玻璃和汽车体时,具有最佳粘合特性,以达到严格的美国汽车安全标准。另外,在安装玻璃过程中,使用多种底漆产品并非很麻烦,这是因为当使用底漆时,仍需分别将底漆涂于玻璃上和将底漆涂在涂层上。上述底漆是为与碱性涂层/透明涂层油漆体系共用而研制,而对于最近研制出的耐酸涂料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耐酸涂层表面的涂料底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底漆组合物,用于底涂已涂有耐酸涂料或油漆的基体表面,而使该表面对密封胶组合物的粘合作用有所提高。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底漆,包括以下(a)、(b)、(c)在一种溶剂混合物中的溶液:

(a)一种羧酸和二元醇的聚酯树脂;

(b)一种多亚甲基多(异氰酸苯基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和

(c)含硅烷的部分;

所述溶剂混合物包括:

(i)一种高沸点极性溶剂;

(ii)一种含氧溶剂;和

(iii)一种芳族溶剂;

其中(a)∶(b)重量比范围为0.25∶1.0~2.0∶1.0。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包括如下溶液的底漆:

(a)5~50%的一种羧酸和二元醇的聚酯树脂;

(b)5~50%多亚甲基多(异氰酸苯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c)0.1~50%含硅烷部分;

(d)0.1%~50%高沸点极性溶剂;

(e)10-70%的含氧溶剂;和

(f)1~50%芳族溶剂。

除另有说明,在此提及的“百分数”是指所述物质占底漆总重量的百分数。

已经发现在使用聚氨酯胶粘剂之前,使用本发明底漆底涂已涂有耐酸油漆的金属基体时,可有效改善金属-玻璃间的粘合特性,尤其是与带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预聚物和二吗啉二乙基醚组成的“快速固化”胶粘剂一起使用时,效果更佳。然而本发明底漆也可用于底涂其它类型的表面,同其它类型的胶粘剂一起使用。通过以下叙述可以看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

本发明的底漆是一种液体混合物,在使用前其密度优选为约0.8克/立方厘米(8bl/gal)。使用后,随着溶剂的挥发该混合物形成一种坚韧的涂层,并暴露在大气湿度下完全固化。

本发明底漆中的羧酸和二元醇的聚酯树脂(以下称“聚酯树脂”)是羧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该聚酯树脂的分子量优选在15,000至25,000之间,优选玻璃转化温度在65~70℃间。该聚酯树脂最好是一种至少一种芳族二元羧酸或其烷基酯与至少一种二元醇化合物的聚合物。该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已有报导,例如,美国专利3,459,584,第2栏第40行到第4栏第3行;和美国专利4,020,049和4,418,183。优选的芳族二元羧酸包括有1,3-苯二酸和1,4-苯二酸。优选的二元醇包括1,2-乙二醇。尤其优选的是VitelTM PE-200,分子量为约20,000的一种聚酯,由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销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赛克斯特种产品公司,未经爱赛克斯特种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8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