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蜡回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3117752.9 | 申请日: | 199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荣 |
| 主分类号: | C11B11/00 | 分类号: | C11B11/00;B01D17/09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系统 | ||
1、一种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将蒸汽锅炉的蒸汽分别导入脱蜡炉及再加热管中,脱蜡炉以融蜡输出管将融蜡送入再加热管内,再加热管底端以输出管连通数搅拌桶,搅拌桶再以搅拌桶输出管将融蜡送至沉淀桶,进行沉淀,并将融蜡分成质纯的良蜡及含灰的不良蜡,回收的良蜡继续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蜡炉炉壁的下半部距内炉壁适当间隙设集蜡桶,集蜡桶顶端开口处盖设一第一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滑杆,供脱蜡壳模放置之用,集蜡桶底部设一融蜡输出管,该输出管穿出脱蜡炉并分支分别由排水阀门及融蜡输送控制阀控制,使集蜡桶内的水份及融蜡可分别的排出脱蜡炉,且将融蜡送至再加热管内,而炉壁底部接设一由排水管控制阀所控制的排水管,另于炉壁内的上半部设连通蒸汽锅炉的蒸汽管,并于集蜡桶及炉壁之间设一隔板,使水蒸汽自蒸汽管喷出后,部分凝结于隔板上,滴落于下方的集蜡桶及炉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蜡炉炉壁内侧的蒸汽管出口处,设有一锥部朝向蒸汽管口的锥形扩散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蜡炉开口端缘环设外嵌环,外嵌环一侧具驱动部,可配合驱动杆的扳动使外嵌环于脱蜡炉开口端缘转动,外嵌环端缘间隔向内凹设两个以上卡掣片,顶端向上伸设顶端具对准槽的对准片,脱蜡炉开口端侧枢定的炉门周缘间隔设置卡定片,使炉门盖合脱蜡炉时,卡定片可穿过外嵌环的卡掣片间隙,扳动驱动杆使外嵌环的卡掣片盖于卡定片的外侧,而对准片转动一角度正可对准于炉门顶端相对位置的对准片,使两对准片的对准槽得以对合,而于脱蜡炉前端面伸出的开关阀手柄于关闭该开关阀的同时,手柄可卡入该两对准槽,使外嵌环无法再作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加热管具有两层复合成中空状的周壁,周壁的外侧缘面与蒸汽锅炉连通,周壁的内侧缘面顶底端分别与加热管的两端连通,加热管环绕于自再加热管顶端开口伸入的融蜡输出管而成,融蜡输出管伸入再加入热管内部的管端呈密封状,且于管壁上设有贯穿的喷孔,藉以将融蜡喷出再次加热,而融蜡则由设于底部的输出管导入搅拌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荣,未经刘兴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77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