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卷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3116735.3 | 申请日: | 1993-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1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钱起宙;邓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起宙;邓新民 |
| 主分类号: | D04H1/00 | 分类号: | D04H1/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卷熔喷 无纺布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适用于生产一种非织造布。
在西方国家,美国埃克森化学公司许可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生产流程是:高温高速度的空气将流到喷头喷嘴的熔融热塑性树脂牵伸吹到作为接收机的运输带上,形成熔喷无纺布,该布被卷取机构卷绕成卷,经裁边成品(引于埃克森化学公司技术交流提纲)。这种工艺采用纤维堆厚式的。在我国,从事熔喷工艺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纺织部、核工部、电子工业部等相关下属科研单位携手开发了窄喷头非连续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利用该生产线生产的熔喷无纺布长度受接收器直径的限制。这种生产线的接收机为一台可在水平轨道上作往返运动的接收小车,接收器为可绕轴水平转动的接收滚筒。这种生产线的成布程序是:高温高速度的空气将流到窄喷头喷嘴的熔融热塑性树脂牵伸成短纤维吹到接收滚筒上,接收滚筒随接收小车作往返运动,小车从一侧运动到另一侧过程中,接收滚筒以0.3~1米/秒的线速度旋转,这样接收筒体被铺上一层纤网,小车往返运动纤网利用自身的热粘结和缠结使纤网得到迭加,通过与成布程序同时进行的高压静电驻极处理,形成所需厚度熔喷无纺布,电热丝通电切割,人工揭布裁边成品。综上所述,我国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机制不同于国外,采用纤网层迭式的,再加上成布过程中的高压静电驻极处理,利用该工艺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的过滤各项指标的平衡是国外生产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材料的浪费率达20~25%,再加上非连续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割布一揭布一折布一裁边等动作频繁,劳动强度大,导致产量小,一条生产线只年产10多吨熔喷无纺布。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成卷熔喷无纺筒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使用本发明生产的熔喷无纺布既可保持国内生产方式生产的熔喷无纺布各项指标,又可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我国熔喷无纺布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温高速度气体将流到喷头喷嘴的熔融热塑性树脂牵伸成短纤维吹到以0.3~2米/秒的线速度竖直旋转的接收机接收筒体上,同时进行高压静电驻极处理,筒布经过与接收筒体同步运转的展幅机构,通过与接收筒体同步运转的卷取机构牵拉成卷。为实现成卷熔喷无纺筒布的生产方法而设计的生产设备,其接收机的接收器为可竖直旋转的接收筒体,展幅机构与接收筒体的一端相联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发明生产的熔喷无纺筒布宽幅随接收机筒体直径而定,保留了我国熔喷无纺布层迭式充分驻极机制,解决了利用窄喷头生产成卷无纺布的难题。与国内外熔喷无纺布生产工艺相比,利用本发明生产的熔喷无纺布厚薄均匀,不需裁边处理。与国内目前熔喷无纺布非连续生产工艺相比,可节约材料、能源20~25%,基本上杜绝了树脂材料的浪费。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利用成卷熔喷无纺筒布生产方法而制作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分离导辊的接收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充气装置的接收筒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成卷熔喷无纺筒布生产设备,由挤出机、空气压缩机、空气加热器、喷头4、驻极机构1以及由机架、调速电机18、作为接收器的接收筒体3、与接收筒体3相联接的展幅机构5,与接收筒体3相联接的传动机构、卷取机构7、与卷取机构7相联接的传动驱动机构构成的接收机组成。接收机工作运转是这样实现的:调速电机18通过主动传动齿轮19、被动传动齿轮20、传动轴将机械能分别传递给与接收筒体3联接的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21及与卷取机构7相联接的传动驱动机构的主动齿轮17;接收筒体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21通过过桥齿轮22、23将机械能传递给与接收筒体3相联接的接收筒体旋转齿轮2,使接收筒体3竖直旋转;卷取机构7的传动驱动机构主动齿轮17通过过桥齿轮15、16将机械能传递给卷取机构旋转齿轮12,这种结构通过齿轮齿数的配合使接收筒体3与卷取机构7同步运转,卷取机构7的驱动有一只固定的锥齿轮13,与其啮合有两只伞形齿轮14,整机旋转伞形齿轮14在锥齿轮13上旋转,通过传动轴、偏心轮11、连杆10、撑牙9及锯齿轮8实现卷取机构7的工作运转。这种接收机的制作可以按图示结构制作,也可按图示结构倒立制作。设备的喷头4可选择有效喷丝宽度为100毫米、250毫米、400毫米及600毫米的成品,视生产设计能力而定。喷头4、驻极机构1对应按装在接收机接收筒体3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起宙;邓新民,未经钱起宙;邓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6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密封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操纵液体储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