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昆虫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93116658.6 | 申请日: | 1993-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 发明(设计)人: | F·卡莱尔;H·-P·思特莱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巴-盖吉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28 | 分类号: | A01N43/28;A01N2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徐汝巽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昆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昆虫的方法,此方法使用化学式为(Ⅰ)的化合物
式中R是乙基或丙基,其特点是控制同翅目或磷翅目昆虫。为此目的涉及使用这类化合物,为此目的涉及的杀虫剂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是由这些化合物中选出的,还涉及这类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条件是完全对映体纯型和主要对映体纯型的(2R,4S)-2-乙基-4-(4-苯氧基)苯氧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不在本发明所有主题事物的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上述(2R,4S)对映体是“占优势对映体纯型”。在此情形下,上述限制条件是适用的。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的混合物中所含这种对映体占混合物分子总数的至少90%,特别是至少88%,较特别的是至少85%,优选至少80%,特别是至少70%,最优选的是高于50%。
美国专利4,097,581号建议式(Ⅱ)的化合物
作为促进果实脱落的组合物活性成分,也作为杀虫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特别用于控制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杀虫组合物;式中R1是H、C1-C7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2-C3的链烯基、C2-C3的链炔基、C2-C4的甲氧烷基、氯甲基或苄基,R2是H或C1-C6烷基,或者R1和R2共同构成-(CH2)n-基团,基中n是4或5,或者R1和R2与连接它们的碳原子形成式(Ⅲ)的基团。
未料到和十分惊奇的是发现上述的式(Ⅰ)化合物非常适宜用于控制同翅目某些科和鳞翅目某些科的昆虫,即控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的粉虱科(Aleyrodidae)、叶蝉科(Cicadellidae)、蚧科(Coccidae)、珠蚧科(Margaroddae)和木虱科(Psyllidae)的昆虫,属于Homoptera目盾蚧科(Diaspididae)中盾蚧(Aonidiella)、园盾蚧(Aspidiotus)、轮盾蚧(Aulacaspis)、褐园盾蚧(Chrysomphalus)、蛎盾蚧(Lepidosaphes)、片盾蚧(Parlatoria)、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齿盾蚧(Quadraspidiotus)、辉盾蚧(Selenaspidus)和矢尖盾蚧(Unaspis)属的昆虫,属于同翅目粉蚧科(Pseudococcidae)臀纹粉蚧(Planococcus)属的昆虫,以及属于鳞翅目细蛾科(Gracilariidae)、潜蛾科(Lyonetiidae)、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蓑蛾科(Psych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的昆虫。
式(Ⅰ)化合物对于控制同翅目中某些科、属的昆虫和对于控制鳞翅目中某些科、属的昆虫突出适宜性为此惊人的原因是:尽管式(Ⅰ)化合物落于美国专利4,097,581号所公开的式(Ⅱ)化合物的范围之内,甚至美国专利4,097,581号在9、10栏的表中还具体公开了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但美国专利4,097,581号既未提到任何关于本发明式(Ⅰ)化合物对同翅目某些科、属昆虫和鳞翅目某些科、属昆虫的突出活性;也未具体提到本发明所述的式Ⅱ化合物对同翅目的某些科、属和鳞翅目的某些科的昆虫具有特殊显著的活性,也未提及在美国专利4,097,581中未公开的被认为是式Ⅱ化合物的一个具体副族的式Ⅰ化合物的相应的具体显著活性。
本发明的所述的控制昆虫的种类对于昆虫控制方面的用户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这些昆虫未能有目标的地进行控制,就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例如农业生产上由于这些昆虫所造成的灾害。
一方面,本发明范围内提出的式(Ⅰ)的化合物(R为乙基)控制本发明所提及的各类昆虫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范围内提出一个控制方法适合于以下昆虫:
(1)蚧科(Coccidae)昆虫
特别是蜡蚧属(Ceroplastes)、绵蜡蚧属(Pulvinaria)和盔蚧属(Saisseti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巴-盖吉股份公司,未经希巴-盖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6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