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状防水隔热建筑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93114647.X | 申请日: | 1993-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4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山;刘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水旺 |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罗永前 |
| 地址: | 7517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状 防水 隔热 建筑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隔热材料及生产方法,是一种散粒状具有防水隔热效果的建筑材料。
目前各类建筑用的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油膏正在逐渐被淘汰。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防水隔热粉。这类新的防水隔热材料施工方便、防水性能好、施工和生产时无毒无害。从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的材料多种多样。例如CN1066672A所公开的《一种建筑用防水隔热粉》是以硬脂酸或钙、锌、铝盐中的一种作为改性剂,用干法包膜生产而得;CN1065877A《建筑防水保温粉及生产工艺》是以炉灰作基材加热后加入已拌好的石蜡、轻质碳酸钙充分混合后冷却而制成的;CN1056513A《隔热镇水粉及生产方法》是用天然矿石细粉末外表包十八酸而形成的;以及CN1069510A《一种高效隔热拒水粉》是由骨料和硬脂酸反应而成;还有CN1075494A等均使用了脂肪酸、硬脂酸,它们具有化学稳定性差、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缺点。而中国发明专利CN1069046A公开的由无机盐固体粉末:憎水性物质NaOH:水而组成的防水材料生产过程复杂。上述公开文件中作为基材或载体的粉末均为粉状材料,其单粒的粒径≤180目,但这种材料和其它材料如和水泥等材料混合使用用于地面防潮不易搅拌均匀。且使用的材料尤其是使用硬脂酸的材料,工艺流程均较复杂,因此市场销售价格也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的具有更好的防水隔热效果的造价低、工艺方法简便、材料来源丰富的一种粒状防水隔热建筑材料。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以自然状态下的沙粒为基材,以优质的避水材料蜡类物质为憎水剂,按比将上述基材和憎水剂共同放入搅拌器中加热到100℃-130℃,不断搅拌使粒状材料的外壳包围一层蜡壳,倒出冷却后筛选制成产品,其组份为:
自然状态下的沙粒 94-98%
蜡类物质 2-6%
本发明所称的作为基材的自然状态下的沙粒是指沙漠中的黄沙或河流中的河沙。
本发明所得的散粒状防水隔热材料,其粒径≤0.8mm,含水率≤2.6%,导热系数≤0.2 8W/m·k,容重≤1202kg/m3,耐热度大于85℃,耐寒度低于-100℃,在30%的HCL溶液中饱和的Ca(OH)2溶液中50小时以上不透水。
本发明仅有两种组份:除用作基材的自然状态下的沙粒之外,就是用作憎水剂的蜡类物质,不用任何辅助材料。材料的来源方便易得、造价低。尤其是自然状态下的沙粒,在我国的西北和沙漠中和各处的河道中随处可取。不仅材料成本低,而且可以废物利用,是绝然不同于各类粉末状基材的一种新原料。和现有的各类粉状抗水粉不同的是粒状防水材料疏散性更好,这些粒状材料在建筑物的层发生裂缝时颗粒能自由滑动的落入缝隙中填住裂缝,而粉状材料易受基层裂缝的影响,只浮在裂缝的上部。本发明原料易得,适用于城乡各类建筑的屋顶平台及地面厕所、水池等防水、防潮工程。化学性能稳定、无毒、无公害、防水效果好,同时易和水泥混合。
实施例1:
主要材料细黄沙取自腾格里沙漠,筛选粒径≤0.7mm,石蜡碎块,二者按重量比:
黄沙 96%
石蜡 4%一起送入搅拌器中加热至110℃保持15分钟搅拌,出料后冷却→成品。
实施例2:
主要材料取自河沙,石蜡碎块,二者按重量比:
河沙 98%
石蜡 2%一起送入搅拌器中加热至130℃,保持15分钟搅拌,出料冷却→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水旺,未经许水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4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择式盘重放装置
- 下一篇:用于把紧固钉打入工件表面的装置及所用工具和紧固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