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机无效
申请号: | 93114580.5 | 申请日: | 1993-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裕士;蛭川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C3/40 | 分类号: | D04C3/40;D04C3/20;D04C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多根纱条或纤维束等编织成各种编织带用的编织机。
在断面为圆形、方形等管芯上把多根纱条或纤维束等编织成编织带的各种编织机早就为人所知。
但是,历来的编织机,由于管芯上的编织点离开管芯轴线与筒管托架所载筒管轴线的交叉位置,会引起从筒管退绕出来的纱条或纤维束等(以下为简单起见,统称“纱条”)要作很大的弯曲、纱条不能顺利地退绕、或在纱条上施加过度的张力等问题,成为编织带正常编织的障碍。同时,当纱条采用玻璃纤维等弯曲力弱的纤维时,由于这样的弯曲,会产生纱条折断等麻烦。
其次,由于管芯上的编织点离开管芯轴线与筒管托架所载筒管轴线的交叉位置,引起编织机向大型发展、编织机的操作条件恶化、或安装面积需要增大等问题。
另外,在轨道为圆筒形的情况下,由于管芯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存在着组成编织带的种类受到限制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历来的编织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性或作业性优越的可自动化的编织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机,其由编织机主体Bb和管芯装置Bm构成,所述编织机主体Bb包括:轴线为水平的具有开口e的圆筒状的机架Fb;被配置在该机架Fb内的轨道;沿该轨道行走的筒管托架c;以及使该筒管托架c沿上述轨道行走的驱动装置D,其特征是所述管芯装置Bm由:配置于所述编织机主体Bb的前面的机架Fm、朝向所述圆筒状的机架Fb的中心可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框b1、设在该移动框b1前端的扇形框架b8、及沿该扇形框架b8可移动的管芯支承移动部件b26构成。
下面将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不超越本发明的宗旨的条件下,本实施例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有多种型式。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编织机的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编织机的侧面图,
图3为使含有图2中I-I断面的筒管托架沿轨道行走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的正面图,
图4为使筒管托架沿轨道行走的驱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为筒管托架的正面图,
图6为筒管保持部的正面图,
图7为图6中沿II-II线的断面图,
图8为纱条导引部的转动部的斜视图,
图9为筒管托架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10为图9中沿III-III线的断面图,
图11为中支纱用或加强用筒管支承装置的正面图,
图12为图11中沿IV-IV线的断面图,
图13为编织位置稳定导引部件的正面图及管芯的斜视图,
图14为切断装置的含有一部分断面的侧面图,
图15为切断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面图,
图16为切断装置在与图14反对侧的侧面图,
图17为管芯装置的侧面图,
图18为管芯移动装置的概略放大平面图,
图19为示出管芯在管芯安装板上安装方法的合有一部分断面的平面图,
图20为示出管芯在管芯安装板上安装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含有一部分断面的平面图,
图21为示出编织带编织工艺过程的管芯的平面图,
图22为与图21同样示出编织带编织工艺过程的管芯的平面图,
图23为与图21同样示出编织带编织工艺过程的管芯的平面图。
首先让我们用本发明编织机的正面图图1及其侧面图图2来对本发明编织机的总体构成以及构成本发明编织机的各个装置和部件概略地加以说明。另外,在图1、图2和图3中,在筒管托架C上部用点线画出的方形部分为后面将述及的纱条导引部的省略表示法。
编织机BR由编织机主体Bb和管芯装置Bm构成。编织机主体Bb由在水平轴线上一侧具有开口e的、略成圆筒状的机架Fb,在其内配置着的具有一定曲率半径R的曲面板U,可沿曲面板U上设置的轨道行走的筒管托架C,使该筒管托架C沿轨道行走用的驱动装置D,编织位置稳定导引部件G,切断装置S,及中支纱用或加强用筒管支承装置I等构成。另外,管芯装置Bm由机架Fm及管芯移动装置M构成。
下面就不上述各个装置及部件进行说明。
首先,用图2以及使含有图2中I-I断面的筒管托架C沿轨道行走用的驱动装置D的放大的正面图图3,对编织机主体Bb的曲面板U及使筒管托架C沿轨道走行用的驱动装置D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4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放电灯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中医药治疗/保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