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束流加热助燃器无效
| 申请号: | 93111789.5 | 申请日: | 1993-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开华 | 
| 主分类号: | F02N17/04 | 分类号: | F02N17/04;F02M31/135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3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加热 助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进入车辆发动机的燃气混合物进行加热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束流加热助燃器。
与本专利最相关的专利技术,并已在专利公报上发表,如CN93100283公开的冷起动器。这些冷起动器共同的缺点是只能对燃气混合物进行加热,而不具其它功能。由于燃气混合物在进入车辆发动机前受到气缸的吸力作用而流向发动机内,因为油的比重比空气大,空气比油分子流速快,一部分在气化后的油分子就被挤到进气管的壁上,逐渐形成油珠,因此不能充分燃烧。造成油料的浪费,而又污染了空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约束燃气混合物集中流向发动机内而不能附在进气管壁上的内燃机束流加热助燃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它是有由上、下散热片和上、下散热片的壁间的加热元件组成的加热装置、支撑加热装置的壳体和将加热装置与电源连通的接线柱,在上、下散热片上设置有约束燃气混合体集中进入发动机气缸的导流叶片(该导流叶片能导电、热、流)。
上、下散热片被均分成四段,构成外形为间断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内切间断圆弧与壳体的间断圆弧大小相等,在间断正方形的中心有圆环,并且上散片的中心圆环直径大于下散热片的中心圆环直径,散热片上的导流片是以设置在中心圆环与散热片壁间的导热筋二端分别从中心圆环和散热片壁逐渐向间断圆弧和向下扩展而成。在上散热片上的导流叶片为短导流叶片,该叶片在向下的最低处长约5-9mm,叶片倾斜15-17°,并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22°;在下散热片上的四组导流叶片,每组导流叶分长、短导流叶片,长、短导流叶片在向下的最低处长分别约15-19mm和5-9mm,倾斜15-17°,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20°,上散热片上有8个导流叶片,下散热片上分别有长、短导流叶片各4个,并且长、短导流叶片的弧度为60°,30°。
构成外形为间断正方形的内切圆弧与壳体的间断圆弧大小相等,散热片上的导流叶片是以设置在正方形中心圆环与散热片壁间的导热筋二端分别从中心圆环和散热片壁逐渐向圆弧和向下扩展而成。上散热片可有一个向下的圆锥度,上、下散热片各有6组导流叶片,每组导流叶片分长、短导流叶片各1个,长、短导流叶片在向下的最低处分别约6-10mm和4-6mm,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8-20°,倾斜约23-25°,长、短导流叶片的弧度为36°、24°。
本发明由于改变了进入发动机内的燃气混合物的流向,因而可使燃气混合物充分燃烧,并由于本发明增加的导流片,有效扩大了助燃器的散热面积,因此,本发明预计可在零下50℃时起动车辆、节油率达5-8%及车辆功率可提高20-30%,排污量下降,一氧化碳(CO)20-40%,碳氧化合物(HC)45.8-6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助燃器的俯视图,该助燃器适合于国产东风型和解放发动机,卡车在30秒可提速到40-60公里的时速的效果。
图2是沿图1中Ⅱ-Ⅱ剖线的旋转剖视图。
图3是加热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6是类似于图1-3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表示上、下导流片向进气管方向伸入。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的助燃器的剖视图,该助燃器适合于国产吉普、金杯、双马、仪征、松辽等双腔管型发动机。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1所示上散热片的俯视图。图9中的1X、1Y分别是长、短导流叶片。
图10是图1所示下散热片的俯视图。图10中的2X、2Y分别是长、短导流叶片。
图11是图7所示上散热片的俯视图。图11中的7P、7Q分别是长、短导流叶片。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助燃器包括加热部分1和壳体部分2,加热部分1的外形呈间断的正方形,与之相对应壳体有一承纳该正方形加热部分的间断正方形孔。壳体两端各设有带按装孔的耳形。
加热部分1包括一个上散热片3和一个下散热片4。上散热片3有四个向下沿伸的壁31,下散热片4也有四个与上散热片的四个壁相配合的壁41。参考图3,在每个壁41上或者壁31上有一可放置PTC发热陶瓷片5的凹槽,在壁31、41上有两个连接孔,当下散热片插入上散片内(PTC)加热元件5已夹在其间)以后,加热元件四周夹有复合绝缘薄膜(能承受700℃高温),绝缘薄膜与导电、导热片之间涂有能使粘结成一体耐600℃绝缘粘结剂。用螺板连接件6通过连接孔使上、下散热片紧固在一起,螺栓和螺帽都涂有绝缘粘结剂,螺栓连接件6有两个长螺栓用作正负极接线柱61,在上、下散热片之间的相应部位应加有绝缘片62,正、副两极各有一面不涂绝缘粘结剂,这些都为公知技术,不在此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开华,未经沈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型辐射温度计
- 下一篇: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