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洗灭菌净手膏无效
| 申请号: | 93111496.9 | 申请日: | 1993-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季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惠荣 |
| 主分类号: | C11D7/44 | 分类号: | C11D7/44;A61K7/5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桂英 |
| 地址: | 421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净手 | ||
本发明属于人们日常生活卫生防疫的消毒保健产品,特别是免洗灭菌净手膏。
“病从口入”,然而人的手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为了增强人体素质,减少疾病的传播,人们必须勤洗手。最近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消毒洗涤双重功能的产品。如:北京日化工厂生产的“彩虹牌康达高效杀菌洗涤液”、湖南衡阳医学院的“神力牌消毒洗洁精”、四川省的“川西牌氯化磷酸三钠消洗粉”等产品。但由于它们含杀菌药品和去污剂浓度高,一般使用时需用水稀释和用水冲洗才能使用,离开了水,便不能实现消毒洁净的目的。然而在生活中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洁净的水和洗洁器具。有人发明了“无水洗手膏”,将它涂抹在手上油污处。然后用布或纸巾擦去,手上即洁净如洗。它代替了肥皂、碱和汽油且不需用水冲洗,解决了在缺水源的公共场所使用。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无消毒、杀菌功能,仅仅起到去污的作用;2、洗涤时,需用洗涤器具如布或纸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免洗灭菌净手膏,它不但解决了在缺水源的公共场所方便使用,而且具有强力的消毒灭菌作用,快速灭除手上传播的各种甲乙肝病毒、芽孢、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有害毒菌。
本发明免洗灭菌净手膏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是由载体、杀菌酊剂、去污剂、溶剂及其余添加剂组成。其组份详细情况如下:
1、载体
采用分子量为500-2200的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的混合物,后者比前者具有保湿、增稠、细腻感等优点。其用量为重量的8.0-16.0%;最佳用量为12.4-14.8%。
2、杀菌酊剂:
采用碘或碘的化合物、络合碘,如:碘酊、碘络酮、碘甘油等;或者采用氯化物、活性氯,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盐、氯化磷酸三钠、氯胺T等;或者采用季胺盐类的新洁尔灭,双缩二胍类药品的洗必泰等有效灭菌物质;还可采用以川莲、穿芯莲、蒲公英、紫草根、白藓皮、苦参、蝉蜕、梅片、黄柏、苍耳子、金银花、大青叶、紫地丁、共计十三味中草药醇提取物组成的中草药杀菌酊剂,其中草药杀菌剂用量为1.0-1.5%。上述杀菌药物分别溶于医用级95%的乙醇中,可配制成含有效药物浓度10%的多种消毒灭菌酊剂,并储存待用。杀菌酊剂用量为重量的0.2-1.5%。
3、去污剂:
采用低泡沫聚醚或聚氧乙烯醚(T-10)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其用量为重量的0.5-4.0%。
4、溶剂:
溶剂的用量为重量的67-112%,其中用蒸馏水作为主溶剂,用量60.0-75.0%。另外加入在保湿增稠的乙醇(95%的医用级)、用量为重量的5.0-30.0%、丙二醇用量1.0-3.0%、丙三醇用量1.0-3.0%。
5、其余添加剂:
添加剂的用量为0.45-0.9%,为了使本品给人以凉爽、清香和美观的感觉,在本品中还加入添加剂,如:薄荷醇用量为0.2-0.4%;香料采用花香或果香的香料为最好,用量为0.2-0.4%;染料,其用量0.02-0.05%。
本发明免洗灭菌净手膏的制造方法简单,基本步骤如下:
1、将上述的消毒灭菌物质溶于医用乙醇中,配制成含重量10%的酊剂,贮储待用。
2、将丙三醇,或者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与薄荷醇、香料在适量乙醇中混合溶解,并调整PH=5.5-6.5,然后掺入灭菌酊剂、搅拌均匀成A液。
3、用蒸馏水加热到55℃±5℃,保温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使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溶解后,使温度降低至45℃时成B液。
4、在搅拌状态下将A液徐徐加入B液中,同时加入所需的着色染料,此刻即成均质状态后,形成膏状,然后注入软管或袋内即可。使用这种免洗灭菌净手膏时,一不用水,二不用任何擦洗器材,先将本品少许涂抹在手掌上,膏状物中的水和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成膜,沾附在手上亲水性物质,而乙醇则可溶解沾附在手上的亲脂性物质,此时,消毒灭菌物质起杀菌作用,去污剂起去污作用,水和乙醇即可挥发而消失,瞬间在手上形成一种凝聚着脏物的胶膜,然后,用双手相互稍加搓动、揉擦片刻,就会有粘满油污、尘埃及裹着病毒菌的污垢出现,弃之揉搓污垢,双手即显洁白,用后舒适,肌肤爽快、灭菌留香的净手随之实现,整个洗手过程仅用1-2分钟,极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惠荣,未经季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色紫外荧光标识剂
- 下一篇:柳蒿芽糊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