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10499.8 | 申请日: | 1993-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林;邓桐生;杨惠芳;蒋宏伟;吴仲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桂英 |
| 地址: | 42100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季戊四醇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水、废水、污水或泥渣的处理,特别是含季戊四醇废水进行处理。
根据1987年V.VpaRuliu报导,含季戊四醇废水很难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法,萃取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工艺复杂,成本高。采用生化处理必须用大量的稀释水将COD(化学耗氧量)调节到600mg/l,否则处理效果不好。1984年中国《化工环保》发表的关于“有机化学污染与有机化工的生物性与生物降解性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多数醇类化合物能生物降解,唯有季戊四醇对生物降解呈强抑制性。目前,中国有十八家季戊四醇生产厂家的废水都未成功地处理COD和BOD5(生物耗氧量),COD和BOD5都常处于超高标排放,这些厂家每年不但要支付巨额的超标排污费,而且,给大自然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解酸化--SBR生化工艺处理,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它不但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处理后的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中国排放“GB8978-88”现行企业一级排放标准。
本发明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混合废水采用水解酸化--SBR生化处理的方法。即把混合废水通过格网过滤,滤液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池中均匀地投入经培菌驯化的厌氧菌种,同时,控制废水温度在38-51℃。此时,大分子有机物在池内受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而转化为低分子物质。COD和BOD5含量下降,然后流入冷却塔,降低废水温度到T<40℃。出水后,预曝15-30分钟,控制废水的水温、营养物质、PH调节等指标,并且适当的增氧;再用泵把废水泵入生化池,在生化池中采用SBR生化处理方法处理含季戊四醇的废水。在生化池中加入经增菌驯化后的活性污泥菌种,其菌种浓度为2-4g/l;PH=7-8,同时控制营养物浓度。当N、P不足时,按BOD5∶N∶P=100∶5∶1比例补足N、P;曝气:当废水中COD和BOD5浓度达到GB8978-88企业一级排放标准,即COD浓度≤150mg/l,BOD5≤60mg/l时停止曝气,即为生化终点;然后沉淀,生化池上面的清水直接进入回用水池(9),排出的污泥最后经过脱水,其清水入回用水池,污泥可用作肥料。
上述处理工艺通过过滤,水解酸化、冷却、营养调节、SBR生化、污泥脱水等过程,为间隙式的处理工艺路线。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详细叙述如下:
附图: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流程图。
本发明含季戊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是一种水解酸化--SBR生化的处理方法,过滤后的废水,首先经过水解酸化工序(3)再经SBR生化工序(7),水解酸化后的废水必须经过营养调节(5)和预曝气(6、8)工序处理后,才进入SBR生化工序(7),最后,废水经沉淀污泥脱水(10)排放处理。水解酸化为厌氧工序:废水过经过滤(2),除去渣杂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池中控制如下工艺条件:控制废水温度38-51℃;(2)、加入厌氧菌。它是把沉淀池内污泥作为菌种,经培菌驯化后,直接送入废水中,其菌种浓度为10-20g/l。当测出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在COD去除率变化曲线上呈现平稳状态时,此时,视为水解酸化终点;(3)、出水时以预曝气15-20分钟。在水解酸化中,废水中的季戊四醇[C(CH2OH)4]、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等大分子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有机酸、醇、醛和CO2、H2等低份子有机物质。这些低分子物质和废水中的甲醛、甲醇一道,在兼性或者专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各种更低分子的有机酸。经水解酸化反应,季戊四醇、二甲基甲酰胺、甲醛、甲醇等有毒化合物不仅被解毒,而且为下一步好氧生化处理,提供了易于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低分子有机物。
营养调节工序;水解后的废水通过冷却工序(4)、进入营养调节工序(5),控制如下条件:(1)、水温10-40℃;(2)、PH:6-9,最好是PH=7-8;(3)、营养物即废水中的N、P的含量,若呈现不足,应按BOD5∶N∶P=100∶5∶1比例补加化学N、p;(4)均化水质:在调节过程中,不断空气搅拌(曝气),使COD浓度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湘潭大学,未经衡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