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催眠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9798.3 | 申请日: | 199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潘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之凯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M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催眠 装置 方法 | ||
一种不用于治疗而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引导人入睡的装置和方法。
公知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引导人入睡的方法,有药物、手术、心理措施等,但这些方法难度大、成本高,有些还有副作用,无法成为一般居民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采用电子技术的、通过引导人的注意力实现引导人入睡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是这种实现的:采用电子电路产生一个或数个电脉冲,幅度、宽度、形状及间隔可以按需要调整。电脉冲加在按一定形状排列的一组导电触头上,触头通过载体施加在不会引起人体兴奋、不造成伤害,并使人安静的部位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位是:
①人的肚脐附近,主要为中医学中的“丹田”处;
②头顶;
③手腕或脚腕;
④下巴。
操作者打开装置后,电脉冲以规律的或随机的方式加在人体的上述一个或数个部位上,使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刺激上,而后,装置将以规律或不规律的方式逐步加大电脉冲间隔,和降低强度,至使人很快入睡。电脉冲刚加在人体上时,采用随机的没有规律的方式更易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快入睡时,改为有规律且低强度的方式,更有利于入睡。
本发明有在人体特定部位施加电脉冲刺激的一个或几个刺激触头构成的刺激群体,有按需要或按程序产生强度、形状、间隔可以改变的电子脉冲发生器,其特征是:
a在人体的一个或数个特定部位加有电脉冲触头,
b加在电脉冲触头上的电脉冲,其强度、频率等参数可按需要或按程序供给,
c在引导人入睡时,先通过规律或不规律的电脉冲刺激吸引人的注意力,再将刺激自身减弱达到促睡或引导人注意力的目的,
d a条所指人体特定部位是:①人的肚脐附近,主要为中医学中“丹田”处,②头顶,③手腕或脚腕,④下巴。
本发明由于采用电子脉冲发生器作为电脉冲刺激源,通过使用程序加在人体特定部位,方法简单,引导注意力效果好,可以广泛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特别是用于帮助人尽快入睡的场合。
一个实施例,电子催睡器装置的刺激源是在一个或数个电极上施加电脉冲实现的。它有两个以上电极组成的电脉冲刺激群,用载体系在肚脐下的“丹田”处,或通过载体置于其它本发明所指的特定部位,打开装置后,由使用者调节好刺激的起始强度,以使使用者注意力能充分集中到电刺激的部位,实现初步的“意守丹田”,其后使刺激脉冲重复频率降低,各电极刺激出现不同步,而且刺激随机出现,使使用者无法知道下一步是那个电极有刺激,从而继续把使用者意念集中在“丹田”,再其后自动将电刺激强度或改变刺激脉冲波形,使之刺激变缓和,经过一个设定时间自动关断刺激或通过传感器测定已睡后即自动关断刺激。这样一步步将使用者的意念引入目标态-睡眠状或其它需要的状态。
判断是否入睡是通过测量心跳和呼吸频率进行判断的。
电极载体可以是带状的。
整个电子促睡装置是用一个小电脑按程序控制并产生刺激电脉冲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之凯,未经潘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9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萃取法从稀土矿浸出液中提取稀土的方法
- 下一篇:翅果油康复保健口服液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