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邪保健香囊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9701.0 申请日: 1993-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86725A 公开(公告)日: 1994-05-18
发明(设计)人: 杨华;张杰;何亚文;郝荷秀 申请(专利权)人: 杨华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A61K9/00
代理公司: 北京师范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强
地址: 10160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避邪 保健 香囊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避邪保健香囊,特别涉及佩带式避邪驱疫,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香囊。

气味保健疗法,即把具有芳香气味,对人体有益的中草药材粉置于锦囊,并服带于人体或悬挂于室中,通过鼻子的吸入或皮肤的吸收来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即所谓香佩疗法早已出现在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详细地介绍,如前者载有“用雄黄,矾石,羚羊角等研成细末,用三角绛囊成一两带胸前…可治疗和预防瘟疫”;后者则载有“…人佩之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狼伏;涉川水毒物不敢伤”又有“…如山林,即不畏蛇,”等记载。

本发明等人从发掘我国古代医学的宝库中,进行去伪存真,经科学实践,发明了一种具有避邪保健的香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消化功能,醒脑益智,强心提神驱疫,能使血管扩张防治血管疾病的具有避邪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健的香囊。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施的,采用26种具有芳香开窍,醒脑,安神,辟秽,解毒,扩张血管,驱疫防暑等功效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置于精致的锦囊而成,由于具有挥发性的药味随着呼吸而进入鼻腔和肺部或通过人体皮肤的呼吸,都能随血液循环全身,使机体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增强,消化功能得以改善,醒脑益智,强心提神,从而达到保健目的,一般是每一香囊的药性可达半年之久。

下面是本发明采用的26味中草药材,根据中药大辞典,简要地摘录其功能如下:

佩兰:辟秽祛湿,开胃和中,行水代浊.

雄黄:燥湿杀虫,祛痰,解蛇毒和虫毒.

白芷:发表祛风,利湿,活血排浓,生肌止痛.

降香:行瘀活血,止痛消肿,定痛辟恶气.

霍香:升清降浊,辟秽止呕,行气代湿,醒脾和胃.

贯众:清热散淤.解虫毒.

沉香:降气纳贤.壮元阳坠痰涎.

牛黄:清心解毒.开窍豁痰.定惊.

香草:香身避秽.温胃止呕.

甘松:香体润肤.理气止痛.

三七:活血化淤止痛.

大青叶:清热解毒.防治病毒传染.

丹参:活血祛瘀.扩张动脉.减慢心率降血压.

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宁神.

百部:润肺止咳.抑制肺炎.

朱砂:镇心安神.解毒镇静.

青木香:行气止痛.消腹胀.悦颜却皱.

檀香:理气宽胸,防治心胸闷痛.

苏合金:开窍醒脑.豁痰.

硼砂:解毒.防腐.清热消炎.咽喉消肿痛.

香薷:祛暑.化湿.发汗解表.香口除臭.滋颜色.

菊花:散风热,清头目.解热毒.

槟榔:驱虫辟秽.行气消食.

川芎:祛风止痛.活血通气.

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止痛.消肿镇惊.

川椒:驱寒止痛.杀虫.除臭香口.

上述26味中药材的配比(重量份)如下:

佩兰6-10.        雄黄5-7.        百芷7-9.        降香7-9.

霍香4-6.        贯众7-9.        沉香6-8.        牛黄6-8.

香草8-9.        甘松6-8.        三七7-10.        大青叶6-9.

丹参7-10.        郁金6-8.        百部7-9.        朱砂6-8.

青木香8-9.        檀香7-9.        苏合金7-9.        硼砂8-9.

香6-8. 菊花6-8. 槟榔7-9. 川芎7-9.

冰片10-12.        川椒8-10.

制法如下:分别将上述各味药粉碎过150目筛,称重.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匀,装入锦囊而成.

下面的优选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例1.将上述各味药分别于通用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并过150目筛,然后按下述重量分别称重:

佩兰7克.        雄黄6克.        白芷8克.        降香8克

霍香5克.        贯众8克.        沉香7克.        牛黄7克.

香草8克.        甘松7克.        三七7克.        大青叶8克.

丹参8克.        郁金8克.        百部8克.        朱砂7克.

青木香8克.        檀香8克.        苏合金8克.        硼砂8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未经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