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治疗脑中风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93108859.3 | 申请日: | 1993-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96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嘉宾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55;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35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脑中风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的中药领域。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治疗脑中风的中西药品相继问世,但他们都是在中风病形成后的治疗用药。脑中风病急者暴亡,病轻者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显著,也极难根除。
本发明人在长期对脑中风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脑中风病情来势迅猛,尽管如此,但发病前已存在隐患、出现先兆,如血压升高,头晕目眩、言语蹇涩,肢体麻木,伸舌不正等,对这些先兆病症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很快就会导致脑中风。还发现,如果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中风先兆病患者得以痊愈,不会发生脑中风,达到根除脑中风病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病的药物,中风睽兆丸。
中风睽兆丸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如下:露蜂房6-10份 生大黄6-10份 全瓜蒌10-15份明天麻3-5份 血丹参10-15份 龙胆草6-12份石菖蒲3-6份 广地龙6-12份 西红花1-3份胆南星6-9份 羌 活6-9份 虫3-5份水 蛭3-8份 麝 香0.01-0.03份冰 片0.1-0.3份 铁脚威灵仙6-15份
中风睽兆丸的最佳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如下:露峰房6-7份 生大黄9-10份
全瓜蒌 13-15份 明天麻 3-4份
血丹参 10-15份 龙胆草 8-12份
石昌蒲 4-6份 广地龙 8-10份
西红花 2-3分 胆南星 6-9份
羌活 7-8份 虫 3.5-4.5份
水蛭 4-5份 麝香 0.02-0.03份
冰片 0.2-0.3份 铁脚威灵仙 8-10份
本处方十六味中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生大黄、全瓜蒌、龙胆草在于通腑泻结热,平肝降压、降气泻浊;西红花、血丹参活血补血、通经活络化瘀、养血安神;广地龙、虫、水蛭破血逐淤、散结消栓;明天麻、石昌蒲、麝香、冰片息风开窍镇心醒神;羌活、铁脚威灵仙补肝益肾、强筋骨;露蜂房通颅路、引气下行,激活脑神。
中风睽兆丸的制造方法是:将上述十六味中药物,按其量分别研细为粉末,再混合研匀,再按常规方法炼蜜为丸,金箔为衣,蜡壳封固,每丸重达15克,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于突发性脑中风患者,可速用3丸中风睽兆丸,禁口者,可用温开水将其药丸溶化成200毫升溶液,鼻饲或从肛门直肠灌注,在用药12小时后,再每次一丸,一日两次早晚服用。
对于中风先兆形成患者,即血压升高、头晕目眩、涎水失禁、语言蹇涩、肢使麻木患者,可每次1丸一日两次,早晚服用。
对于脑血栓形成后遣症患者,可以每次1丸,一日两次早晚服用。
对于无中风先兆和无遗传因素者,每10天服一次,早晚各服用一丸,可终身免疫中风病。
但对于大便溏泻虚脱者,大汗亡阳者、妇女产前、产后及月经期、大出血、区血、便血及低血压者禁用。
本中风睽兆丸具有通腑化痰、清化痰热、活血化瘀、平肝降压、升清降浊、熄风醒神之功效。多年来,先后对1480余例中风先兆形成患者和中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治愈率达85%以上,有效率达99.5%。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中风睽兆丸用于脑中风抢救治疗
高××、男、五十九岁,农民。1991年8月6日,去厕所途中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经检查,患者重度昏迷,双目闭合,瞳孔散大,口流涎水,腹壁、提睾反射消失。血压185/110毫米汞柱,患者无吞咽能力。
诊断为中风病危征。
急用中风睽兆丸三丸,其中风睽兆丸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露蜂房 10份 生大黄 10份
全瓜蒌 15份 明天麻 3份
血丹参 10份 龙胆草 10份
石昌蒲 5份 广地龙 10份
西红花 3分 胆南星 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嘉宾,未经李嘉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道营养粉及其制法
- 下一篇:一种聚醚醇脂肪酸酯及其制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