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医用凝结器无效
| 申请号: | 93108657.4 | 申请日: | 1993-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宁敏;徐敏;冯帆;白晓东;阮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36 | 分类号: | A61B1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楼艮基 |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医用 凝结器 | ||
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医用凝结器,是一种医用治疗仪器。
目前现有的红外医用凝结器治疗部分如图3所示,其导光管的入光端口为一直圆柱状,这种结构不利于收集实际点光源发射经反光镜反射聚集在反光镜的第二个焦点处的光斑大于光导管直径的部分光线,这就使得这部分光线不能进入导光管,浪费了部分光能。因此现有红外医用凝结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探头出口温度不够高,对出血较重创面止血效果不佳。现有红外医用凝结器的电源控制电路中增加了自照明系统,并设有显示实际治疗时间发生电路和时间设定电路,其电路如图4所示。但问题在于:1、电源中没有采取抑制浪涌电流的手段,由于光源频繁工作在开关式的脉冲状态,将大大缩短了光源的使用寿命;2、电路中由于采用的是普通的电磁式继电器,变压器与线圈电磁式继电器间有电磁干扰,影响继电器工作,易产生误动作;3、继电器开关电弧较大,降低了电路的可靠性;4、控制定时电路复杂,而主要的光源点燃的电路部分又过于简单。因实际治疗中,常用的定时时间仅为1.5~20秒,且普通旋转型电位器从开机后可以一直调到该预定时间刻度位置,使用该电位器便已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便用带显示的阶越式定时方法反而显得复杂和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在不增大光源功率、不改变导光管尺寸的条件下,提高导光管中的光线能量传输密度,以提供一种具有高温止血功能的红外凝结器。同时在电源控制电路中,采用可控硅为开关并组成高可靠性的固体继电器,并设计出一套简便的自动定时控制,以提供一整套简便、实用的电源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分两步进行,其一是治疗器部分的改进,如图1所示,它包括有光源,反光镜,导光管,散热罩,固定螺母帽,保护帽,治疗开关和手柄治疗器。其主要特征在于导光管的入光端口处改用了一只嗽叭型的收光镜。这样便增大了入光端口的面积,使焦点处光线都能进入收光镜,在收光镜的内壁经一次反射后进入导光管的入口端,如图5所示,增加了导光管中的光线能量传输密度。
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其二是电源控制电路部分的改进,如图2所示。电路中主变压器B1的原付边分别并入由阻容元件R1、C1和R2、C2组成的滤波器;B1的原边串接可控硅SCR1作为电源开关;B1的付边输出经R2、C2组成的滤波器及D1~D4组成的整流电路后,依次串接可控硅式的固体继电器、照明灯LD、开关K2形成一光源回路。变压器B2的原边和B1并联,B2的付边输出经D5~D8组成的整流电路后,依次并接C7、串接三极管T1并接R11,尔后经稳压电路与单稳定时电路形成一控制回路。单稳定时电路a′、b′端输出信号进入固体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a、b,该电路输出信号加入SCR1控制极驱动其导通,从而使主变压器B1被接通。控制回路的整流输出端与主变压付边光源回路的输出端相并联,即控制回路中的C点与光源回路中的d点相连结,控制回路的g点经R10接三极管T1的基极,T1的集电极接C点,T1的发射极经h点R11接i点,i点接控制回路中整流输出的负端,C点接其输出的正端,g点接光源回路中整流输出的负端,d点经电阻R4接整流输出的正端。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红外医用凝结器治疗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1、保护帽; 2、固定螺母帽; 3、收光镜;
4、散热罩; 5、反光镜; 6、光源;
7、灯座; 8、光源接线; 9、导光管;
10、手柄; 11、治疗开关。
图2、本发明的红外医用凝结器电源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现有红外医用凝结器治疗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现有红外医用凝结器电源控制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