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内部的内屏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8538.1 | 申请日: | 1993-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6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义一郎;汤盖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J29/06 | 分类号: | H01J29/06;H01J29/02;H01J9/14;C25D5/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彩色 阴极射线管 内部 屏蔽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内部的内屏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有极好磁特性和防锈或抗腐蚀性的内屏蔽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省去了在常规方法中的黑化处理及其处理方法。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磁屏蔽材料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外侧或内侧,以防止由于地磁而引起的电子束的偏转,安装在管内的磁屏蔽材料称为内屏蔽材料,而安装在管外的磁屏蔽材料称为外屏蔽材料。除了较高的导磁率和较低的矫顽力这些磁特性以外,作为磁屏蔽材料还要求具有所需的热辐射性能和防锈性能。
为此,在1989年的日本专利公报No.1894(以下称为前者”)中公开了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镀Ni或镀Cr的钢板或钢带作为内屏蔽材料,以及进行热处理来黑化已镀钢板或钢带表面的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只能用于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而不能扩大到用于制造所有内屏蔽材料。另一方面,TOKUKAIHEI2(日本未审查专利公报1990)228466(以下称为“后者”)公开了一种内屏蔽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技术是在连续退火流线中使用氧化气体和非氧化气体,在薄钢板或钢带表面上形成一种主要组分为FeO的黑化膜或涂层。后者提到这种技术能够省去彩色阴极射线管制造过程中的黑化处理。
前者提出采用镀Ni或镀Cr的钢板或钢带可以省去黑化处理,而该黑化处理一直是常规非镀敷钢板或钢带所必需的工序。事实上,某些生产厂家采用超薄镀Cr钢板或钢带作为内屏蔽材料。
然而,通常都是通过退火、表皮光轧和镀敷的顺序处理来生产前者所述的超薄镀Cr钢板或钢带。因为退火后的钢板或钢带的晶粒由于表皮光轧而被破坏,从而超薄镀Cr钢板或钢带具有磁特性低劣的缺点。业已发现,通过改变采用镀敷和退火的顺序处理的制造方法可以单独改进这些磁特性。然而,由于下述在退火后进行镀敷的某些困难,至今还无人采用这种方法。
也就是说,经受电镀处理以前的材料由于退火处理而被软化,此外它的厚度也非常薄(通常使用厚度为0.15mm的钢板或钢带)。
因而,由于该材料表面上所谓的“皱纹”,它无法进行镀敷处理。否则,即使该材料进行了镀敷处理,由于变形太大而不能用作内屏蔽材料。
另一方面,就磁特性而言,认为后者所述方法也比前者更有利。
按照以下步骤在连续退火炉内完成黑化处理:
1.加热处理
在氧化气体中形成Fe3O4
2.均热处理
在非氧化气体中将Fe3O4转变成FeO
3.冷却处理
在非氧化气氛中快速冷却钢板或钢带,以形成主要组分为FeO的黑化膜
这方法是通过把对材料结合力低劣的Fe3O4转变成FeO来提高黑化膜结合力的一种新技术,它能够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制造中省去黑化处理。
然而,后者提出以下建议:
a)应严格控制加热方式和气氛以形成黑化膜。这能够保持压力成形过程。
b)应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材料表面上形成主要组分为FeO的黑化膜。
这些建议意味着,在后者方法中,很可能有时会形成结合力低劣的Fe3O4。
因而,对于后者发明来说,在生产和质量保证方面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因为严格控制生产条件对该方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如果做不到这点就很可能产生出结合力低劣的Fe3O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极好磁特性和防锈性能的内屏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无需进行常规黑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屏蔽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够使钢板或钢带平滑地进行镀敷处理,并能防止镀Ni钢板或钢带在退火处理中发生粘结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屏蔽材料(具有特定表面粗糙度的铝脱氧冷轧钢板或钢带),在该材料的至少一面上具有镍-铁扩散层而在其表面上具有镍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内屏蔽材料的方法,该材料是通过对低碳的铝脱氧钢板或钢带按酸浸洗、冷轧、镀镍和退火顺序处理而得到的。
从而,镀Ni钢板或钢带的这种退火处理调整了该材料的晶粒并大大地改进了该内屏蔽材料的磁特性。
此外,在镀Ni前冷轧钢板或钢带有助于使其进行镀Ni处理,并防止镀Ni钢板或钢带在退火处理中发生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钢钣株式会社,未经东洋钢钣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酚醛塑料磨辊粉碎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药注射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