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湿、止痹痛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7770.2 | 申请日: | 1993-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彭源贵;王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西永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287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止痹痛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外用药,更特别地是关于一种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有关祛风湿的外用药的专利报导很多,如在中国专利申请89105358中就公开了一种保健药配方和其制作方法,进一步地说其是由36味中药配伍而成,尽管其也有一定的抗风湿预防效果,但第一,其用药太多,多达36味;第二,是其用鞋垫上,人体别的部位的疼痛就无法医治,并且从根本上说,其只能预防,而不能有速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研制一种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外用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研制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研制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将能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和进一步说明来体现。
本发明的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配方为:5-20g苍术、1-10g红花、1-7g细辛、5-15g羌活、1-10g白芷、5-15g独活、1-10g木香、50-150g麦麸。
进一步的配方是:10-20g苍术、5-10g红花、3-7g细辛、10-20g羌活、5-10g白芷、10-20g独活、5-10g木香、100-150g麦麸。
在本发明中,麦麸可用樟树锯末、蒲黄或荞麦皮代替。
本发明的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配方量的药品分别在40-50℃环境下干燥至能研成粗粉末为止,然后将其中苍术、羌活、独活、白芷、木香、细辛磨碎成粗粉,在此亦可以用粉碎机破碎成粗粉末,再与麦麸、红花混合均匀,装于双层布装中,外面再用包装好,塑料口袋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塑料袋密封的药袋去除外层塑料袋后,然后将布袋放在电热器下加热至30-60℃后使用或将药袋敷于患处,用电加热器加热至30-60℃后停止加热直接使用。
本发明的产品一般每袋150-160g,每次热敷10-20分钟,每天3-5次,俟药袋中药味基本散失后更换新药袋。本发明的产品应阴凉、密封、避光、加樟脑球适当保存。
本发明产品的药效原理是苍术、羌活、独活味辛苦、气雄而芳香、味辛能散风寒、苦能胜湿、气雄能通、芳香能止痛,既祛风湿,又宣痹止痛;而羌活性温走上,擅止上身痹痛;独活温燥走下,长于下身(腰腿部)之风寒湿痹痛,二药合用,共为君药。白芷、细辛、辛温发散寒通络之功。佐用木香行气,气行则痹通,痹通则止痛,麦麸性甘淡,可缓和诸药的燥性,调和诸药提高功效作为使药。本发明产品的特点在于巧妙使用适量配比的诸药剂,使八味药剂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疗效通过二个医院的反馈的数据来说明。
湖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本发明的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治疗关节炎150例,使用二个月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90%。北京市复兴医院使用本发明的祛风湿、止痹痛外用药治疗股骨炎、软组织损伤110例,使用一个月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90%。
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按照本发明所公开的配方及其生产方法可以作用多种变化和改变,例如加多或减少一味或多味其它中药,但均应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受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的产品具有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胸腹痞满、风寒疼痛及感冒、风寒引起的身痛、腰脊劳损、腰膝冷痛等有明显的保健、治疗作用,并且产生了不为现有技术记载的意外疗效。经临床试验证明,对风湿性关节疼痛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西永,未经王西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玻璃钢灯、旗圆杆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管接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