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107644.7 | 申请日: | 1993-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一义;渡边隆;谷中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H04N1/56;H04N1/54;D06P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本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使用喷墨式印刷方法的长拷贝的被记录介质,例如在布上印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是比较新的技术。
在布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作为印染装置已经公知了,以往的印染方法主要是:
A)在辊轴上刻上花纹,再压印在布料上,形成连续图案的辊轴印染
B)在过滤网上制版,叠加上希望的颜色,按花纹的数目准备相应数目的过滤网的过滤网印染
现有的喷墨式印染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这里不再详述。然而,对喷墨式印染法要考虑到全新的设计环境,因此,印染工作现场的革新等都引起了注意。
喷墨法以纸等作为被记录介质所使用的印染机和拷贝装置等记录装置,一般都是知道的。把被记录介质换成布,使用上述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印染装置,产生了各种新的技术课题。例如,印染用布可以是棉、丝绸、毛等天然纤维,也可以是尼龙、聚酯、丙烯等合成纤维。各种布的印染性能,互相间差异很多。其性能差异,在东京电气大出版局出版的近藤一夫主编的《染色》一书中,有详细介绍。
下面,举出一些具体的问题。
1)把相同量的墨料打在布上,则在布上再现的图像浓度随布的种类而异。
2)考虑到布的伸缩性,当相同的送进量的布进行记录时,在记录头每一次扫描的各个扫描带间,其联系条纹不一样。
3)记录头的喷出口面最怕毛刺,对于毛刺大的纤维,要求布表面和喷出口面间的间隔要大。这时,记录头喷出特性之一的喷出方向偏斜的影响就显著了,浓度不均就产生了。
4)喷墨式印染装置的生产设备,比已往的印染机和复印机要大。
例如,用1次扫描,可印刷的宽度近2m,其电路系统的存储量则极大。存储原图象数据的图象存储器也很庞大,为数百M字节。对复印机来说,其墨料颜色有青绿、深红、黄色、黑色等四种颜色,而印染装置,还要再加2种特种颜色。此外,为了维修这种装置,要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维修的时间也长,这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5)管理印染装置的印刷用图象数据的是工作现场的主控计算机,理想的情况是1台主控计算机通过网络可以管理数个印染装置。希望维修人员可从操作部得到必要的信息,必要的指示。
6)印染装置通常以50m以上的连续输出生产布匹。这时,若在40m印刷结束时,出现了一些异常印刷,则该布匹就失去了商品价值,40m就浪费了,造成很大损失。
另外,采用具有多个喷嘴的记录头的记录图象喷墨式印染机时,扫描具有多个喷嘴的记录头,把各记录头中共同的图象数据记录在被记录介质上,由于各记录头的喷嘴特性,可以防止图象的不均匀。一般把这种记录方法叫多头扫描。
多头扫描印刷方法有以下问题。
1)为了提高印刷浓度,要以相同的数据几次印刷,要用2倍的印刷时间。
2)在间隔印刷时,要提高记录头的扫描速度,从而提高印刷速度。若以一次扫描进行记录时所需时间为“1”,为使印刷速度提高到2倍,采用2次扫描印刷,则所需时间为“1.5”。为提高浓度,使扫描速度提高到2倍,采用4次扫描印刷,则所需时间约为“3”。
因此,在分鉴印刷数据情况下,要提高印刷浓度,其印刷速度将显著下降。
用彩色印染等的图象输出装置,从主控计算机等的图象供给装置接收的彩色图象数据,在加法混色系统中的三原色是红(R)、绿(G)、兰(B),当图象供给装置是计算机时,考虑到彩色控制的匹配性,要有彩色图象的R、G、B亮度数据,常以量化的数字信号输入R、G、B的强度。
一般在图象输出装置中形成图象的记录剂(彩色调色剂及彩色墨料等)的颜色,多采用R、G、B的互补色青绿(C)、深红(M)、黄色(Y)(也采用黑色(BK)记录剂)。C、M、Y是减法混色系统的三原色。
图象输出装置把输入信号(R.G.B)变换成浓度数据C.M.Y.(K),根据这个浓度数据控制各种颜色的数量,形成图象。
在图象输出装置中,还想使用C.M.Y.BK以外的颜色(金属色等,以下称为特色)作为记录剂。这时,输出图象的颜色不可能用C.M.Y.BK表现出来(特别在印染领域常常希望如实再现原设计图案),以及出现了减少墨科和调色剂等着色材料的使用量等情况。
当使用特色着色材料时,存在着图象形成系统的适应能力问题。
例如,现有的图象输出装置不可能把输入图象数据R、G、B变换成含有特色的浓度数据,这是因为没有相应于特色的着色材料,因而得不到含有特殊颜色的输出图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