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固体表面湿渍或油污的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93107027.9 | 申请日: | 199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8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 发明(设计)人: | M·比尔;J·C·布萨奎特;D·迪斯比恩德拉斯;S·富凯;P·米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勒夫阿托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D1/62 | 分类号: | C11D1/6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厚昌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固体 表面 油污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除去诸如金属制品、玻璃和塑料之类的各种基质表面上水渍或脂肪的新组合物。
例如,在专利FR 1541592、FR 2229308和US 4182687中已经知道并描述了表面连续除湿(渍)的设备和组合物。其中US 4182687特别描述了一种由氯氟烃,主要是1,1,2-三氯-1,2,2-三氟乙烷构成的除湿(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表面活性剂单或双烷基磷酸季铵盐。这种表面活性剂可在氯氟烃中,由单或双烷基磷酸、季铵氯化物和烷基胺就地反应生成。
在包括分离于除湿组合物循环前带入水的连续干燥方法中,都希望由带提取水的除湿组合物与所生成的乳浊液被快速分离成两个相,以便在循环除湿组合物之前能够除去含水层。
为了改善以单或双烷基磷酸季铵盐为主要成分的除湿组合物的破乳化速度,在FR 2522007中建议了由具有下列通式的含氟胺取代US 4182687中的烷基胺:式中RF代表直链或支链的全氟烷基,这种烷基含2-20个碳原子,X是任选地部分由卤素取代的二价键基团,R1和R2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它们各自代表氢原子或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羟烷基。
该法国专利的除湿组合物可在氯氟烃中将以下化合物进行混合来制备:具有下述通式的单或双烷基磷酸
(RO)P(HO)2-PPO2H (II)式中P是1-2中的一个数,R代表含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具有下述通式的季胺氯化物:
R′2N+ R″2Cl (III)式中R′代表含6-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R″是甲基或乙基;以及上述式(I)的含氟胺。这种制备方式导致生成含氟胺的氢氯化物沉淀,人们希望通过过滤除去其沉淀,以便得到非常均匀的除湿组合物。
目前已发现,由碱金属碱取代部分含氟胺并且将式(III)的季胺氯化物加入到碱金属碱中,就可以大大减少破乳化的时间,因此加速了水相与有机相的分离。这还能够避免含氟胺氢氯化物(即使部分)沉淀。
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一种除湿组合物,该组合物基本上由表面活性物质在至少一种于环境温度下为液体,沸点不超过87℃的卤代脂族溶剂中构成的溶液组成,基特征在于该表面活性物质包含至少一种具有下述通式的化合物:至少一种具有下述通式的化合物:可能还有一种上述式(III)的化合物,且按照式(IV)化合物为0.5-0.7摩尔、式(V)化合物为0.5-0.3摩尔,以及每摩尔式(IV)和(V)化合物为0-0.5摩尔式(III)化合物,符号P、R、R1、R2、R′、R″、RF和X具有前述同样的意义。
如同现有技术组合物中的情况那样,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在可供使用的除湿组合物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一般都很低(0.01-1%(重量)),但是在浓的组合物中它最高可达到30%(重量),除湿操作时则应充分稀释。
如同现有技术的组合物那样,其溶剂可以是氯氟烃,尤其是已知的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其商品名为CFC113。然而,本发明表面活性物质的特定配方可以使用除CFC之外的其它溶剂。那么,作为非限定性的例子可以使用:
乙烷或丙烷类的氢氯氟烃,如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1-二氯-2,2,2-三氟乙烷(HCFC123)、1,1-二氯-2,2,3,3,3-五氟丙烷(HCFC225ca)或1,2-二氯-1,2,3,3,3-五氟丙烷(HCFC225cb);
含氯的溶剂,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稀、1,2-二氯乙烯(顺式或反式);
含氟醚,如2,2,3,3,3-五氟丙甲基醚、2,2,3,3,3-五氟丙基二氟甲基醚、2,2,3,3-四氟丙基甲基醚、1,1,2,3,3,3-六氟丙基甲基醚和1-氯-1,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
这些溶剂彼此组成的混合物,或者这些溶剂与饱和或不饱和烃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烃如在EP 443911专利申请中提及的(全氟烷基)乙烯、在US 5059728中提及的特氟链烷,和1,1,1,2,3,4,4,5,5,5-十氟戊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勒夫阿托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埃勒夫阿托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对比度的显象管驱动设备
- 下一篇:新型三氟乙烯基膦酸二酯单体及其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