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核辅照技术制造防伪标识和商标的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3106945.9 | 申请日: | 1993-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栾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健雄 |
| 主分类号: | G09F3/00 | 分类号: | G09F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核辅照 技术 制造 防伪 标识 商标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用核辐照技术制造防伪标识和商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核辐照源(1)产生的束流使其经过模板(2)对核辐照束流灵敏的材料(5)进行照射,所述模板(2)上带有能使其束流穿过的图案,所述的模板(2)和灵敏材料(5)是连续同步运动的。经过辐照的灵敏材料置入蚀刻槽子中,经过蚀刻形成核微孔,蚀刻槽子中盛有碱溶液或酸溶液,其灵敏材料再经过清洗槽(8)、中和槽(9)及最终清洗槽(10),对经过最终清洗槽(10)出来的灵敏材料进行着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是在灵敏材料上产生的核微孔中注入颜色或发光物质,或用γ射线照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流是由放射线产生的粒子和碎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流是由加速器产生的原子核或带电粒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流是由中子发生器产生的中子得到的重原子核裂变碎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辐照源是加速器装置,中子发生器或放射源而产生的束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灵敏材料是聚碳酸脂或云母片。
8、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筒形模板架(12)位于核辐照源(10)与所述灵敏材料(5)之间,在其筒形模板架(12)上至少要固定一块模板(2),在其模板(2)上带有能使核辐照源产生的原子核或带电粒子或重原子核的碎片穿过的图案,所述模板架(12)和灵敏材料(5)由驱动装置(3)驱动,使模板架(12)和灵敏材料(5)同步连续运动,所述灵敏材料的一端置于放料装置(4)中,另一端置于收料装置(6)中,模板架(12)通过一齿带(11)与驱动装置(3)连接,并与一装置(13)配合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健雄,未经栾健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9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